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4830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1560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黑龙江省
,
答案
,
PDF
,
试题
,
语文
,
月月
2024-2025学年度(下)初三学年3月份阶段性学情诊断 语文学科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鲁迅记忆里那iǎ0洁月色下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子、油馍和米酒,刘成章笔下那气 势pg礴、令人①的安塞腰鼓,吴伯箫那“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盛世”中的灯笼,无一不 是民俗风情画卷中色彩浓重的一笔。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并理解民俗的多样和价值。 1.(4分)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jiǎo( )洁 糜()子png()礴 锵()然 2.(3分)在①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拍手称快B.眼花缭乱C.夏然而止 D.叹为观止 3.(3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 B.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C.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世代传承并民众创造。 D.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传承并世代创造的民间文化。 4.(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根据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B.《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 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C.《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 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D.《灯笼》是萧乾于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 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5.(3分)校团委老师准备用一副对联对丝路复兴进行总结升华并给出了上联,请同学拟写下联。下 面是几位同学拟写的下联,其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结语:“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丝绸之路上,清脆的驼铃声,勾勒出了一条 商贸往来和文明交流之路。如今,有着“钢铁驼队”之称的中欧班列,为沿线国家带来新的商机,为 当地人民带去更多工作机遇,丝路“驼铃”绵延不息,越发紧密地联结着沿线国家,为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做出新贡献。 上联:古道悠悠,驿站相揖驼影去 下联: A.雄关漫漫,亚欧合纵铁龙吟 B.中西合璧,互利双赢丝路起 C.漠路迢迢,连通邻邦扬汉唐 D.班列长鸣,万里亚欧奏新声 6.(3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旧时年关,有人在家设宴招待帮助过他的人,一共请了四位客人。时近中午,还有一人未到。于是 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到这话,其中一位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 于是起身告辞而去。其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不该走的 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告辞而去。主人见因自己言语不慎,把客人气走了,十分懊悔。妻子也埋 怨他不会说话,于是辩解道:“我说的不是他们”。最后一位客人一听这话,心想“ 于是叹了口气,也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0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4-0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体知识类课件(19张PPT)(2025-04-0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本解读类课件(共30张PPT)(2025-04-03)
[期中小卷]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综合试卷(含答案)(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