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8980

第三章 微专题3 食物链(网)的构建、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92461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环境,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
    食物链(网)的构建、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微点1 食物链(网)的构建 1.依据捕食关系曲线构建食物链(网) 2.依据同化量的多少构建食物链(网)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且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值大者为被捕食者,少者为捕食者。若两种生物的能量值相差不大,不足以构成10%~20%的比例关系,则两者很可能属于同一营养级。 营养级 A B C D 能量(有机物) 15.9 870.7 1.9 141.0 上表中食物链为B→D→A→C。 上图中食物网为:。 3.根据提供的捕食或食物方面的信息构建 ①信息: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草蛉、七星瓢虫捕食红蜘蛛、蚜虫;红蜘蛛、蚜虫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麻雀、花喜鹊以红蜘蛛、蚜虫、草蛉为食。 ②依据捕食关系直接绘图如下: 例1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三个动物种群一年中不同月份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动物参与构成的食物链中,甲至少为第四营养级 B.AC段丙的种群数量下降一定是食物短缺造成的 C.A点是丙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 D.一定自然区域内,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例2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 微点2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 (1)在食物链A→B→C→D中,则有 (2)在食物网中则有 例3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  ) A.100 kg B.44.5 kg C.25 kg D.15 kg 2.能量传递效率有关的“定值”计算 (1)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而需按具体数值计算。 例如:在食物链A→B→C→D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的能量为M,则D获得的能量为M×a%×b%×c%。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中获得能量,且各途径获得的能量比例确定,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 例4 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6 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海洋鱼的食物有1/3来自植物,1/3来自食草鱼类,1/3来自以食草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那么能量传递效率按20%来计算,该杂食性鱼增重6 kg共需海洋植物(  ) A.310 kg B.240 kg C.180 kg D.150 kg 3.具有人工能量输入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人为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但却不是从上一营养级流入的能量。如求第二营养级至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时,应为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包括人工输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人工输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100%。 例5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据图分析: 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 (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有哪些来源?_____ (2)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分别是多少?_____ _____ (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_____ _____ _____ (4)假设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按照图中的能量流动规律,肉食性动物要增加100 kg,则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