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一、文言文(25分) 1. 古诗文默写。(6分) ①独坐幽篁里,_____。(《竹里馆》) ②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逢入京使》)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约客》) ⑤《木兰诗》中表现边塞艰苦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 阅读以下古诗,完成小题。(3分) 木兰诗(节选)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③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 《木兰诗》是_____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3. 下列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儿女情怀和英雄气概。 B. 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发动战争的否定。 C. 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美好的愿望。 D. 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反抗。 阅读以下两篇文章,完成小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①贪污解任。自陈②尝在秦王③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④甚多,恐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⑤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坐:犯……罪。②陈:陈述。③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④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⑤四海:整个国家。 4.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今 居 大 位 乃 四 海 之 主 不 得 独 私 故 人 5.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卿今者才略( ) (2)见往事耳( ) (3)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 (4)相寿流涕而去( )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始就学 乃一府之主 有容乃大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但当涉猎 当涂掌事 当之无愧 当窗理云鬓 C.旦辞爷娘去 不辞而别 与世长辞 朝辞白帝彩云间 D.治经为博士 昔为秦王 事在人为 鲜为人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 8.结合故事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二、现代文(27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山界(节选) ①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②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③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④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