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0047

专题二十八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1047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历史,解析,习学,一轮,中考
  • cover
专题二十八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标要求】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知识梳理】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 2.经济需求: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二、进程 1.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2)革新: ①飞梭: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②珍妮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被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 ①概况:早期工厂基本上用水作动力,工厂选址受限。瓦特蒸汽机提供动力后,工厂选址更灵活,工厂规模也变得更大。 ②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火车和铁路 (1)出现: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随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2)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三、影响和扩展 1.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1.马克思生平 (1)1818年,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利尔城。 (2)青少年的马克思立下远大志向。 (3)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莱茵报》被查封后被迫转赴法国巴黎。 (4)在巴黎结识恩格斯,并结下伟大友谊。 (5)1849年,移居伦敦。在伦敦完成大部分著作,其中《资本论》至今影响巨大。 (6)1883年,在伦敦去世。 2.马克思主义理论 (1)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2)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二、《共产党宣言》 1.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出版。 2.内容 (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2)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3)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4)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第一国际 1.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第一国际 (1)成立: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活动: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进行经济斗争。 3.巴黎公社运动 (1)历史背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建立公社: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3)运动结果: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能力提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