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1437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27页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77792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27页
  • cover
(课件网) 这三个机构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吗? 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外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 三块牌子挂在一起,说明三个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吧。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他们管的事情是一样的吗? 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是 村监委享有监督村委会的职权,村委会和村监委都接受村支委的领导; 不一定。村“两委”的人员可以交叉任职。村支委和村监委的人员可以交叉任职。但村委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监委成员。 不一样。村支委是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他们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 【P65探究与分享】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和要求。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2.科学精神: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内容,能够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公共参与:自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4.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含义: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主体 领导者 范围 载体 内容 实质 【注意】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2、基层民主的特点: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一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知识拓展:“基层”到底是哪一层?什么叫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省委 市委 县委(区委) 街道工委 乡镇党委 社区党支部、村党支部 中共中央 省政府 市政府 县(区)政府 街道办事处 乡级人民政府 社区居委会、村委会 国务院 领导 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机关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不是行政机关) 指导 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 国家行政机关 (1)农村———村民委员会 (2)城市———居民委员会 组织形式 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 组织体系 注意: 基层民主 短期一般不会改变 注意:基层群众性自治不是政权型的,即非国家性质的自治,而是一种社会自治 一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3.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 形式 性质 产生 职能 自治途径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国家机关 ≠基层政权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一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3.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是农村管理日常公共事务等的机构。 村民会议也称村民议事会,是由村委会召集,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它有权决定村集体的重大事项。可以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