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1704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796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答案,默写,理解,鱼我所欲也,学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一、请补写《鱼我所欲也》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鱼是我所想要的” 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的句子是:“熊掌,亦我所欲也”。 2.《孟子 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诱惑,也不能违背礼义的句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孟子的有比生更有意义的,有比死更让人厌恶的观点的句子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两句表明他对不顾道义,而汲汲于富贵的否定。 6.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 7.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他们的追求都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表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8.《鱼我所欲也》中从今昔对比角度写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的句子是:“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9.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指出,不只是圣贤有向善之心,而是“人皆有之”只是“贤者能勿丧耳”。 10.《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1.《鱼我所欲也》中“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 12.《鱼我所欲也》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生活切入来谈生死问题并具有过渡作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表明了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所恶有甚于死者”一句表明了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原因。 14.儒家崇尚“义”。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呼尔而与之”,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蹴尔而与之”,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15.《鱼我所欲也》中说明“不为苟得”和“患有所不辞”的原因分别是:“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有甚于死者”。 16.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即将饿死的关键时刻,路人面对“呼尔而与之” 方式得来的食物不会接受;乞丐面对“蹴尔而与之”方式得来的食物也不屑一顾。 17.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有比死生更重要的“义”,而“义”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所谓“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可是为什么只有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呢?是因为在关键的时候“贤者能勿丧耳”。 二、根据相关要求,补写《鱼我所欲也》空缺的古诗词。 1.《鱼我所欲也》中,用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善用比喻,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与义”,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巧妙地比喻“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人们做出选择。 3.鱼我所欲也》中表述“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的句子是:“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鱼我所欲也》中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