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3个生字,会写“妒忌、委托”等词语。 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能通过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草船借箭” 视频片段 代表作品有小说《三国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三国演义》,章回体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惊心动魄,《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 周瑜 妒忌 都督 幔子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 丞相 周瑜 妒忌 都督 幔子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 丞相 jì dū màn zhài léi nà nǔ chénɡ yú 翎毛 翎 líng dù jì cáo dū wěi lǔ zhē yí huò zhài léi nà chā 鲁 妒 忌 曹 督 委 遮 寨 擂 呐 插 疑 惑 识字方法 加一加:弓+奴=弩 比一比:慢 幔 忄 巾 字意识字: 擂 用手制造出如雷鸣般的声音。 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经过: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 起因: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在 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结果:诸葛亮按期交箭。 梳理课文,划分层次,并写出每层的大意。 第一部分(1、2):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3~5):做好准备。 第三部分(6~9):草船借箭。 第四部分( 10 ):按时交箭。 复述故事。 复述课文的方法 画图复述 列提纲复述 抓关键词复述 表格梳理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的评价,点明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神机妙算 探究原因 感受人物 明知故问,设下圈套 诸葛亮:“用弓箭最好。” 神机妙算“借人心” ———识人心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借周瑜的陷害之心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假借公事,暗藏杀机 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 先生不要推却。 十天造得好吗?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十天 预计几天 军情紧急 不能开玩笑 步步紧逼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怎么敢 立下军令状 甘受重罚 阴险 狡诈 从容镇定 胸有成竹 对比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自入圈套→依军法惩治 周瑜:计谋得逞→高兴 为什么?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故意迟延 探听探听 回来报告 吩咐军匠迟延 减少造箭材料 派人监督 暴露周瑜的用心之险恶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果然 思考: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思考: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忠诚老实 言而有信 顾全大局 衬托诸葛亮慧眼识人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