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海一中2024-2025第二学期高一地理(3月)(合格)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无人区”是指长期闲置的土地或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限制了人口的自然分布与有序发展,形成了我国面积广大的“无人区”(下图)。研究青藏高原“无人区”具有深刻的地理意义。完成下面小题。 1. 青藏高原“无人区”限制人口分布自然环境特征主要表现为( ) A. 风沙肆虐 B. 高寒缺氧 C. 山高谷深 D. 沼泽广布 2.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居民点集中分布在藏南谷地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区域,其主导因素( ) A. 热量 B. 地形 C. 交通 D. 自然资源 读下面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温带平原地区 B. 热带平原地区 C. 高山高原地区 D. 寒带内陆地区 4. 以下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 A. 撒哈拉沙漠 B. 亚马孙平原 C. 南极半岛 D. 湄公河三角洲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材料中提到的季节工现象属于( ) A. 国内人口迁移 B. 人口流动 C.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6. 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自然环境因素 C. 文化教育因素 D. 政治因素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下列各题。 7. 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收入水平 B. 舒适程度 C. 交通条件 D. 区域差距 8. 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 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 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 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 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问题。 9. 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 A. 男性比例降低 B. 女性比例降低 C. 青壮年比例降低 D. 村中心人口减少 10. “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下降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技术进步缓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 A. 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B. 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 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D. 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读“木桶效应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森林资源 B. 矿产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水资源 13. 下列能增加入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a、b分别表示( ) A. 环境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B.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C. 人口合理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 D. 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15. 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川西平原(又名成都平原)为复合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深厚。该区域村落较多,散布于农业用地中,房屋朝向多样。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川西平原24个乡村聚落的数百个庭院进行调研,下图示意所得的房屋朝向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