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训练目标 13 人物描写一组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顾全大局的蔺相如 知错能改的廉颇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我会读 摔跤 嘎子 一叉一搂 仗着 鞭炮 欺负 冷绊子 三抓两挠 揪在 扳动 脚腕子 铸成 剃头 腮上 颧骨 疤痕 监生 侄子 喉咙 痰 揩泪 摔跤 嘎子 一叉一搂 仗着 鞭炮 欺负 冷绊子 三抓两挠 揪在 扳动 脚腕子 铸成 剃头 腮上 颧骨 疤痕 监生 侄子 喉咙 痰 揩泪 ɡǎ bàn jiū bān wàn zhù quán bā jiàn zhí tán kāi 初读课文 lǒu zhànɡ biān qī náo tì sāi hóu lónɡ 侄 绊 监 颧 痰 疤 揪 嘎 铸 蒲公英去旅行 腕 揩 扳 跤 搂 仗 鞭 欺 挠 扳 腕 剃 腮 疤 监 侄 喉 咙 和动作有关。 和人体器官或外貌有关。 我会写 “绊”和“扳” 声母、韵母相同 音调不同 绊: 扳: 有绞丝旁,指挡住或缠住,“绊子”指摔跤时用一条腿别着对方的腿,使之跌倒。 有提手旁,指用手转动原本位置固定的东西。 bàn bān 多音字 监 jiān( ) jiàn( ) 国子监 监督 国子监( jiàn )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由朝廷选派官员负责监( jiān )督管理。 精神抖擞 破绽 颧骨 莫不是 挺脱 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莫非。 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 露出的漏洞。 指精神十分振作。 强劲;结实。 词语解释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三个片段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选自哪里?作者是谁? 《摔跤》 小嘎子、小胖墩儿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 《两茎灯草》 严监生 吴敬梓 徐光耀 老舍 《小兵张嘎》 《骆驼祥子》 《儒林外史》 《小兵张嘎》是《百年经典》中的一册,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徐光耀。该册以一级战斗英雄燕秀峰为原型讲述了抗日小英雄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作者简介 徐光耀,生于1925年,河北雄县人。中国作家、电影编剧家。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小兵张嘎》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主要作品:《儒林外史》 《文木山房集》等。 再读课文,说说这三个片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摔跤比赛的情形; 第二个片段主要写了初入行的年轻后生祥子的外貌; 第三个片段主要写了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他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硬撑着不肯咽气。 三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严监生 极度吝啬 小嘎子 机灵 祥子 高大健壮、充满活力 欣赏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段。 品读课文 第2课时 找出描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嘎子: 站、围、蹦、转、抓、挠、揪、推、拉、拽、顶、扳 小胖墩儿: 站、塌、合、转、抓、挠、揪、别、推 机灵、调皮 沉着、冷静 摔 跤 “要不———摔跤。” 语言描写 课文是怎么表现出小嘎子的机灵的?找出相关的内容说一说。 提议摔跤必定经过了一番思考,可见他胸有成竹。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机灵 不跟他 随便摔 一叉一搂 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