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2802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课件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66570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语文百宝箱 董存瑞(1929—1948),河北怀来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手托炸药包炸毁敌桥头堡,壮烈牺牲,用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被授予“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写作背景 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当时解放战争形势大好,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党中央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全体指战员。董存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他在1948年5月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用手举着炸药包炸掉了敌人的暗堡,壮烈牺牲。课文记述的便是这次战斗中董存瑞炸暗堡的事。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默读课文,理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复述出来。 生词学习 嗒嗒 郅顺义 战壕 扑哧扑哧 匍匐 凹地 嘹亮 pú fú zhì dā chī háo āo liáo 词语解释 暗堡:隐蔽的碉堡。 封锁:(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 匍匐:爬行。 扫射:文中指用机枪、冲锋枪等左右摆动连续射击。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地动山摇:形容震动强烈或声势浩大。 扑哧扑哧:文中指子弹发出的声音。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 昂首挺胸: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 嘹亮:(声音)清晰响亮。 品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董存瑞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为了开辟我军前进的道路,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托起炸药包,炸毁敌人暗堡的故事。 快速阅读课文,将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写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我军在敌人的一座暗堡前受阻。 第二部分(2—7):写董存瑞主动请战,为了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第三部分(8):写战士们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消灭了敌人,解放了隆化。 起因 经过 结果 第1自然段对暗堡所处地理位置和修筑情况的介绍,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从暗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修筑情况来看,暗堡十分隐蔽和坚固,如果不炸掉暗堡,战士们就不能顺利前进,还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关于暗堡情况的介绍为后文写董存瑞炸暗堡作了铺垫。 思考:董存瑞为什么要主动请求去炸毁敌人的暗堡? 从文中对战况的描写可以看出炸暗堡的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再不炸毁暗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甚至影响战斗的最终胜利。 仔细阅读第二部分(2—7自然段),与小组成员讨论,分析董存瑞在战斗中面对困难时的言行表现,体会言行背后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写出了董存瑞对敌人的仇视和看到部队受阻后的焦急心情。 表明董存瑞坚决的态度。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 动作描写 点明了董存瑞和郅顺义的动作敏捷。 写出了敌人的火力很猛,前进的难度非常大。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 说明了敌人的火力猛,炸暗堡的任务艰巨。 拟声词,说明董存瑞的处境不容乐观。 扑哧扑哧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动作描写 具体写出了董存瑞的勇敢、机智和他艰难前进的情形。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