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2978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 音乐教案 苏少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31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凤阳,花鼓
  • cover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歌曲产生的背景。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会跳秧歌十字步,感受民歌载歌载舞、锣鼓声声的热闹情景。 教学重点: 1.能熟练演唱歌曲,了解歌曲产生的背景。 2.能够按节奏型用锣鼓进行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音、一音多字的演唱及打击乐伴奏的准确性。 教学用具:二胡、钢琴、锣、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认识笛子,今天老师带来了笛子的好朋友,瞧!就是二胡,它们同样是民族乐器。下面老师用二胡来演奏一段,你们想听吗?生:... 但是有一个任务给你们哦!听完老师演奏之后,说说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二胡演奏《凤阳花鼓》一段旋律,请学生回答 2、导入———了解歌曲背景 师:对了,这段旋律出自歌曲《凤阳花鼓》,《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地区的著名民歌。旧社会,凤阳是一个有名的贫困县,当地的农民大多外出乞讨谋生,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打花鼓卖唱,通常由父亲击鼓,女儿歌唱,这种形式慢慢的演变成为民间歌舞的一种常见形式,已不用于卖唱了。你们想不想听一听现在改变过后的《凤阳花鼓》呢? 三、歌曲教学 1.播放歌曲《凤阳花鼓》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么样的呢?(欢快) 你觉得歌中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这种欢快的情绪呢?(生:得儿)对了,衬词“得儿”使歌曲显得更诙谐风趣,情绪一下子就改变了。 2.学唱最后五小节 师:你们想学一学吗?(生答)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吧!(课件出示歌曲最后五小节) A师:先来唱一唱旋律,老师唱一句,你们跟一句。 指导学生唱好附点八分节奏1.2 B连起来唱一唱五小节 C唱词 教师指导:注意“得儿”要连在一起发音,不要唱成两个字。 3.完整学习歌曲(出示大歌谱) 师:下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这一次呢,老师想请你们找一找歌谱中相同的旋律。 播放歌曲范唱 A请学生说一说相同的旋律,教师依次用相同颜色框出 B唱一唱相同的旋律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奏吗?“5 5 1” 学生回答(切分节奏) 师:很好,跟着老师再来唱一唱有切分节奏的地方。“1 1 6” C学唱歌谱 教师及时纠错 D教师弹琴伴奏 学生连起来唱歌谱 E填词演唱歌曲 学生跟琴演唱(两小节一唱) 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多音处 第二遍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师:历史上的凤阳也不是每年都闹饥荒,总有一些人唱着《凤阳花鼓》走出他乡,后来人们就把这首歌曲作为民间喜庆节日演唱的歌曲,所以我们应该要唱的欢快、活泼些。 播放伴奏音乐,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4.师:仅仅用歌声还不足以表现出歌曲浓郁的喜庆味儿。下面老师要为歌曲增添色彩,但是需要你们的帮忙,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好的,看大屏幕,我们将要用这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A指导学生先练习节奏型 4/4 0 0 0 X X| 0 0 0 X X|(第1.2小节) 锵锵 咚咚 X X X X X | X X X X X |(第3-10小节) 咚 锵 咚咚 锵 咚 锵 咚咚 锵 X 0 0 0 | X 0 0 0 |(第11.12小节) 咚 锵 X 0 X 0 |(第13小节) 咚 锵 X X X X X | X X X X X |(第14.15两小节) 咚 锵 咚咚 锵 咚 锵 咚咚 锵 B加入拟声词练一练 5.师:有了这些拟声词的加入使得歌曲更有气氛了!那这些声音是由什么乐器发出的你们知道吗?(生回答)对了,是由锣和鼓敲击发出的,今天老师把这两种乐器带来了(出示锣和鼓),谁愿意上来用刚才学会的节奏敲一敲呢? 请几位同学上台尝试敲击相应的节奏,教师加以指导。 6.师:敲的真不错,下面就让我们为歌曲增加色彩吧! 两位同学敲击锣鼓伴奏(选择敲击的比较好的同学),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师:准备好了吗? 播放歌曲伴奏音乐 教师指挥 4、欣赏舞蹈《凤阳花鼓》 1.师:好热闹的场面哦!可是好像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