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3399

【备考202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命题热点7育种(课件+学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1440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热点,学案,课件,育种,命题
    (课件网) 专题六 变异与进化 命题热点7 育种 考题分布 考查类型 命题分析 2020·山东·T13 细胞工程育种 通过近几年考题分析可知:育种是生物学在农牧业方面重要的应用,也是考试常考的热点问题,多与遗传规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结合进行命题 2020·山东·T23 杂交育种 2021·山东·T22 基因工程育种 2024·山东·T25 基因工程育种 1.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项目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因重组 常用 方式 ①选育纯种: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②选育杂种:杂交→杂交种(年年制种) 物理因素(如X射线、激光等);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等) 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再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利用转基因(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 项目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育种 程序 项目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优点 ①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②操作简便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且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②所得品种为纯合子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有所增加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项目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缺点 ①育种时间长; ②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有很大盲目性) 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只适用于植物,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2.根据不同育种目标选择最佳育种方案 1.水稻(2n=24)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获得高产、优质的水稻,科研人员通过多种育种途径得到新品种。下图中①~⑤为不同的育种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④育种过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②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植物 细胞的全能性 C.③过程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同源染 色体不分离而得到可育植株 D.⑤过程还可用化学诱变剂等方式处理 √ C 解析:①④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②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该过程利用花药细胞培育出了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⑤是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可用化学诱变剂等方式处理,D正确。 2.小麦单倍体常通过远缘花粉刺激卵细胞的方法获得。研究人员将玉米(二倍体)和普通小麦(六倍体)进行杂交,受精卵排出玉米花粉的染色体得到小麦单倍体胚。经过人工诱导和筛选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育种流程如图所示,数字表示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利用了基因重组的遗传学原理 B.过程①表示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小麦的种子或幼苗 C.过程②可通过接种适量的赤霉菌筛选抗赤霉病小麦品种 D.筛选获得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与普通小麦将产生生殖隔离 √ C 解析:过程①小麦单倍体胚变为六倍体小麦幼胚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过程②人工诱导获得新性状(抗赤霉病)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A错误;过程①表示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小麦单倍体胚或幼苗,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小麦不能产生种子,B错误;过程②通过人工诱导基因突变以期获得抗赤霉病性状的基因,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可接种适量的赤霉菌营造特定的环境条件,选择出抗赤霉病小麦品种,C正确;筛选获得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