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3406

【备考202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命题热点9抗体及应用(课件+学案)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419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学案,课件,应用,抗体,命题
    考题分布 考查类型 命题分析 2020·山东·T15 抗体检测 通过近几年考题分析可知:免疫学中的抗体结构及应用是常考知识点,命题情境多数以抗体种类、结构及抗体检测法等为载体,通常与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结合 2021·山东·T15 单抗与多抗 2022·山东·T15 双抗 2023·山东·T25 抗体检测 1.抗体结构 (1)组成: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之间,重链和重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形成四肽链结构;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均可以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都有很多个折叠结构域。 (2)分类:根据重链的结构等的差异,分为5种类型:Ig M、Ig D、Ig G、Ig A和Ig E,它们的重链分别用μ、δ、γ、α和ε表示,机体能够产生约109种抗体分子。 2.抗体的应用 (1)免疫检测 免疫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是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定量和定位生物样本中的特定抗原或抗体。免疫检测技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其在医学诊断、生物研究、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基本原理有: ①抗原—抗体结合:这是免疫检测技术的核心,检测体系中的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到目标抗原上。抗原可以是病原体的蛋白质或其他特定分子,也可以是细胞表面的标记分子。抗体与抗原结合时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 ②标记物(信号放大):为了使抗原—抗体反应可检测,通常会使用标记物(如酶、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或胶体金,图1)标记抗体或抗原,从而在反应发生时产生可测量的信号(如酶促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或者荧光信号)。 ③定量分析:通过测量标记物产生的信号强度,可以对目标分子进行定量分析。信号的强度通常与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成正比。 该技术检测模式包括直接检测(直接使用标记的抗体检测抗原,图2)、间接检测(使用未标记的捕获抗体和标记的第二抗体,图3)、夹心检测(使用两种特异性抗体夹住抗原,图4)等。 图1 图2    图3 图4 (2)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与药物结合的免疫—化学疗法(“导弹”疗法),利用单克隆抗体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将药物带至病灶部位。 1.奥加伊妥珠单抗是全球首个经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由三个部分组成:(Ⅰ)伊珠单抗;(Ⅱ)N-乙酰-γ-刺孢霉素;(Ⅲ)连接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伊珠单抗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B.奥加伊妥珠单抗被细胞吞噬及溶酶体裂解后,N-乙酰-γ-刺孢霉素才能发挥作用 C.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伊珠单抗可以对体内的肿瘤进行定位 D.奥加伊妥珠单抗具有靶点清楚、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A 解析:伊珠单抗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并将连接的药物输送到靶细胞,N-乙酰-γ-刺孢霉素发挥治疗效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A错误;奥加伊妥珠单抗被细胞吞噬及溶酶体裂解后,N-乙酰-γ-刺孢霉素被释放才能发挥作用,B正确;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以对体内的肿瘤进行定位,C正确;单克隆抗体具有靶点清楚、毒副作用小的优点,D正确。 2.西妥昔是由人/鼠融合基因表达的一种人/鼠嵌合型单抗(如图),除具备鼠源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外,还降低了鼠源抗体对人体的免疫原性,可用于多种癌症晚期的治疗。EGF是体内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因子,西妥昔注射到人体后可与癌细胞表面的EGF受体特异性结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服用西妥昔有一定副作用,如可引起皮肤瘙痒、肝功能下降等。下列关于西妥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恒定区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 B.人体的不良反应主要与恒定区有关 C.EGF受体仅在某些癌细胞中表达 D.西妥昔单抗的制备过程属于蛋白质工程 D 解析:由题图可知,可变区能够与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