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唯物史观: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情况。 2.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补充,让学生用史料来证实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事件的存在。。 4.历史解释:使学生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进行历史解释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5.家国情怀:理解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通过对霸业新兴替的探究认识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 重点 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 难点 难点:王室衰微 教学 方法 讨论归纳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 方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没有?(学生看课件讲故事)。 师: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时标题———动荡的春秋时期”,请同学们说一说“动荡”的同义词。(摇晃、变动、变化等),有变化才有变动,变化太大就会打破原有的局面出现动荡。所以要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就必须清楚春秋时期所发生的变化。(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7页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一目中的内容,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出: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农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利于深耕开荒 手工业 规模扩大。 思考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回答: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山林,扩大了耕地创造了条件。 知识拓展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教师讲解: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由此进入铁器时代。 思考问题回答:如果你是生活在春秋时期的百姓,请你选择一种职业,并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过渡]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取得重大发展,这一时期的政治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动。这种政治上的变动是什么样的呢?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呢?我们一起从王室衰微一目中寻找答案吧! 【目标导学二】 王室衰微 教师展示图片《西周分封制后形成的等级示意图》(教师自行查找,也可使用课本第22页“课后活动”中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8页王室衰微一目中的内容。讨论问题: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什么时期开始被打破的?王室衰微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展示西周和东周关系变化图) [学生回答] 时期:春秋时期。具体表现:政治上———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经济上———诸侯国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甚至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教师过渡] 周王室在政治、经济上统治力的下降,促使各诸侯群雄并起,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那么在这场争霸战争中涌现出多少位霸主?又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