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4094

5《草船借箭》 课件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349780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草船借箭,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单元目标 学习写读后感。 5 草船借箭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主要作品:小说《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 《风云会》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文学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 作者简介 本文是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力,准备统一全国。孙权手下大将周瑜驻守在长江南岸,刘备派诸葛亮前去联吴抗曹。“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背景介绍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周瑜 妒忌 都督 曹操 委托 幔子 翎毛 鲁肃 遮住 胶漆 疑惑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 插满 丞相 周瑜 妒忌 都督 曹操 委托 幔子 翎毛 鲁肃 遮住 胶漆 疑惑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 插满 丞相 yú jì dū màn zhài léi nà nǔ chénɡ cáo wěi lǔ zhē chā línɡ 识字划船 擂 呐 弩 丞 翎 寨 督 幔 瑜 忌 调 调动 调整 tiáo diào 假期结束了,我们要调( )整好心态,充分调( )动学习的积极性。 diào tiáo 多 音 字 妒 忌 曹 督 委 鲁 漆 寨 擂 呐 插 我 会 写 笔顺易错 疑 惑 遮 注意宽度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庶” 不要写得太大;“灬”四点要协调,两边大,中间小;“辶”捺伸展。 zhē 遮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半包围 辶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注意右部的笔顺,最后一笔不是竖。 chā 插 左右 扌 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 ) 拒绝;推辞。 ( ) 请人或机构等代办。 ( ) 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 ( )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 ) A D C B A.吩咐 B.虚实 C.委托 D.推却 E.神机妙算 词语解释 E 初读课文,想一想:题目是“借箭”,为什么不用“骗箭”或“取箭”呢? 这是事实的体现,十万支箭是诸葛亮用计策从曹军那里得到的,最终交战中会还给曹军,所以是“借”。 一个“借”字赞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骗”是贬义词,有批判、贬低的意味。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诸葛亮要草船借箭?他是怎样一步步实施借箭的?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和语句读一读。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字公瑾,东汉末年吴国名将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心怀妒忌 为什么周瑜要刻意为难诸葛亮? 周瑜 诸葛亮 起因 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周瑜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刘备的势力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 周瑜为什么要刻意为难诸葛亮? 朗读第2、3自然段,说一说周瑜是怎么为难诸葛亮的? 立军令状 军令状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军令状 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测,再查阅资料做好积累,这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常用方法之一。 ? 周瑜还给诸葛亮出了哪些难题?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① ② ③ 故意迟延 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探听探听 回来报告 吩咐军匠迟延 派人监督 减少造箭材料 朗读第3~9自然段,说一说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实施草船借箭的? 请鲁肃帮忙 诸葛亮为什么会找鲁肃帮忙?又为什么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借船一事呢? 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所以请他帮忙为借箭作准备。 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却心胸狭隘,想借造箭的任务来陷害自己,如果周瑜知道了自己的借箭计划,必然会设法破坏,所以他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