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4095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课件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7769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课件网) 习作:家乡的风俗 除了课文介绍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风俗外,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风俗? 习作话题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习作要素 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要求根据自己的表达 需要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体现从阅读 到表达的有序过渡。 一、提前搜集资料,准备习作材料。 写法指导 除本单元课文介绍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风俗外,各地还有诸如祭祖、嫁娶、丧葬中的风俗习惯,小孩子满月抓周的做法, 盖新房上梁的仪式等,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风俗,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资料搜集单,主要从风俗的由来、内容或活动形式、寓意、人们对这种风俗的看法等方面,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二、精选习作材料,确定习作内容。 如果想介绍一种风俗,应重点思考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才能表现这种风俗的特点。如,可以介绍这种风俗的来历,可以介绍这种风俗的内容或活动形式,还可以介绍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然后再进一步思考,怎样安排这几方面的内容才能让人读明白,以此来合理地安排习作提纲。 如果想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可以先列出可写的内容。比如,回忆参加这次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具体过程;想一想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或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看法。运用场面描写等方法,把活动现场的情况写清楚,还要写出自身的感受。 三、明确习作思路,安排详略,突出重点。 如,选择“介绍一种风俗”,如果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了解这种风俗,就可以重点介绍这种风俗的内容或活动形式;如果主要目的是突出这种风俗的历史底蕴,就可以重点介绍它的由来;如果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这种风俗有更深入的认识,就可以重点介绍风俗的文化内涵,揭示其背后的意义、价值及自己的思考。 在介绍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写出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如果选择“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就可以把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等方面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写,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次要内容穿插在行文中。 四、认真修改,展示习作成果。 “介绍一种风俗”的习作,要围绕是否写出了风俗的特点、是否抓住了重点来修改。如,这种风俗的特点写清楚了吗?文章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的习作,要围绕是否重点描写了现场的情况和自身感受、是否有机穿插了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来修改。如果习作没有突出重点内容,可以再次回忆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充实相应的内容。 最后,我们还可以把大家的习作收集起来,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编排,制作一本民俗作品集。可以在作品集中加入一些图片或自己的绘画作品,以丰富作品集的内容与呈现形式。 五、思维导图。 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礼仪:祭祖、婚嫁、丧葬、满月等。 饮食:特色小吃、传统菜品、饮食习惯等。 其他:村落民居、民族服饰、民间工艺等。 写什么 怎么写 介绍几个方面 重点介绍什么 “我”的实际体验 活动现场的情况 “我”的亲身感受 包粽子 我的家乡特别看重端午节,每当端午节快要到来时,人们就开始挂艾草、包粽子、赛龙舟,这些风俗活动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① ①先点明家乡的风俗活动,再突出“我”对包粽子的喜爱,以引出下文。 早上,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一些红枣、绿豆等包粽子的配料。一到家,我就嚷嚷着要包粽子。妈妈见我这架势,忍不住乐了,连忙准备好家什,一边示范包粽子,一边跟我讲解要领。 妈妈熟练地把一片粽叶卷成一个锥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