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4111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课件+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4185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教师,课件,精选,技巧,答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民俗民风》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分 清主次,抓 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按时间顺序写的文章,抓住主要时段。 《北京的春节》一文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老北京人过春节 的习俗,从腊月初旬写到正月十九,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日子一笔带过。 2.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抓住主要情节。 《腊八粥》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八儿“等粥”和“喝 粥”两个部分。其中“等粥”是主要情节,写得特别详细,写 了“盼粥”“分粥”“猜粥”和“看粥”四个场景 3.按事物不同方面来写的文章,抓住主要方面。 《藏戏》一文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 “舞台形式”和“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其中“面具 部分是最主要的部分。 技法二:领 会作者是 怎样详写主要内容,达到写作目的的。 1.了解作者是怎样详细介绍最有特色的活动的。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描写腊八这部分内容时,抓住“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这两个饮食习俗,从制作过程、颜色、味道等方面详细介绍,突出老北京的民风民俗。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方法细致描写主要内容的。 《腊八粥》一文在“盼粥”这一部分,把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表现,与锅中腊八粥的情状穿插描写,人粥互相映衬,描绘出腊八风情。 3.体会作者是怎样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事物最具有特点的部分的。 《藏戏》一文中,特色最鲜明之处是面具,作者不仅详细介绍 了面具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还从藏戏的演出舞台和演出方式 等方面探究面具得以长久保留的原因。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作者在介绍……时,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在介绍…时,……的部分写得详细,的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主次分明,突出了……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是怎样把……写详细的呢?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把……写详细的。/作者是按照……的描写顺序把……写详细的。/作者是运用……的修辞方法/描写方法把……写详细的。 【精选阅读】 1.阅读。 元宵(或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画“ ”的句子在第一自然段中的作用是    。这一自然段是按照    的结构来描写的。 (2)作者写了元宵节    、   、   的三个活动,突出了元宵节    的特点。选文中哪个地方突出了元宵节这一特点,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选文内容,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把元宵节写详细的。 ①在第一自然段中,先写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采用    的写法突出其与众不同;然后用总分的写法描写元宵节    的习俗。 ②在第二自然段中,对孩子们过元宵节的场面单独进行描写,突出孩子们过节的特点是:   。 (4)读画“ ”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