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5201

5.3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636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 cover
 5-3 善用法律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2.道德修养: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3.法治观念: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4.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维权机构和诉讼。 2、难点:依法维权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图片引导 如果你遇到与图中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讨回公道? 提示:以暴制暴?忍气吞声?还是选择报警?--遇到侵害,要学会依法求助。 设计意图:遇到非法侵害,要学会依法求助,用法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本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自主预习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有哪些?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救济的机关有哪些? 诉讼的含义、特点、类型? 我们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过程 探究任务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案例分析 镜头一:高三学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遂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镜头二: 某村民因村干部想毁约,于是按照合同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引导 (1)对比两则案例维权方式的不同,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你给高中生王某出出主意,怎样维护弟弟的权益? 提示:非法维权受惩罚,依法维权终受益。 (1)非诉讼手段:遇到侵害,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诉讼手段: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教师引导 通过阅读教材,请你谈谈什么是诉讼?具有怎样的作用和地位? --引导学生自学回答 教师总结 诉讼含义:它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地位及作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设计意图: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知道以法律维护权利,并且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权利。 案例分析 原告人:刘丽丽 被告人:刘XX(刘丽丽 的父亲) 案由:父母离异后,法院将我判归父亲抚养。但是父亲经常赌博,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打骂我,没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义务,严重影响了我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我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请求事项:将我的抚养权转移给母亲,由父亲每月1日支付1300元抚养费、教育费。 此致 XXX 人民法院 具状人(签名):刘丽丽 教师引导 思考:上述案例中刘丽丽对父亲提出的诉讼属于什么诉讼?理由是?———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案例分析 5月5日,青岛市国土资源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刘某未经政府批准,擅自占用集体土地建房,遂于5月9日正式对此案立案受理,决定没收刘某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所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7930.34平方米,并处罚款人民币12万元。刘某不服青岛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教师引导 思考:上述案例中刘某对国土资源局提出的诉讼属于什么诉讼?理由是?———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争议案件的活动。 案例分析 小强,16岁。亮亮,17岁。一日,小强与亮亮因故发生口角,经当时在场的大劝说无效,继而打斗。小强用石块砸亮亮头部,致使亮亮当场倒地昏迷,后被送往医院。法医对亮亮的伤情作了鉴定,鉴定结论为重伤致残。亮亮的母亲向法院提起诉讼。 教师引导 思考:上述案例中亮亮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