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5725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35184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2张,历史,七年级,编版,学年部,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核心素养目标 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知道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经过,分析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了解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等基本史实,知道明朝最终在双重夹击下走向崩溃。 明朝神宗皇帝在位48年,却长期不理朝政,致使不少重要机构无法正常运转。虽然他并不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但后人常说,明实亡于明神宗。人们为什么这样评价他呢? 导入新课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1.政治腐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 “深度肥宅爱好者” ———20年不上朝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红丸案的一月天子” ———即位一月嗑药而亡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 “深度高达手办热爱者” ———名气仅次于鲁班的工匠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 (1611年—1644年) 根据材料,归纳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的表现。 材料: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而重以帝之庸儒,妇寺窃柄,缆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明史·本纪·熹宗》 相 史 事 关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宦官专权。 材料1:但在籓府之中,宗室内部彼此因为名利、利益而勾心斗角,相互倾害,甚至父子反目,同宗相残的情形,也属司空见惯。 ———雷炳炎《明代宗室的倾轧与争斗述论》 材料2:明朝末年的党派斗争从明神宗万历中期开始持续了五十多年,一直到南明王朝灭亡。主要有以浙党为首的五党集团和东林党之争、东林党与阉党之争。这些党派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倾轧,造成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局面。 ———尹鑫、刘军民《明朝晚期的党派斗争》 朱由检(崇祯帝) 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革职后,与同好高攀龙、钱一本等人在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借讲学为名,讽议朝政,品评人物,时人称他们为“东林党”,号称“清流”。天启年间的党争进入到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时期。早期的东林党人具有一定的正义感,但是他们实质上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攻击异己。明末党争加速明朝腐败,进一步削弱明朝的统治力量。 相 史 事 关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顾宪成等人的“东林党” VS “国本”之争 三王并封之争 福王就国之争 “三案”之争 “李三才入阁”之争 万历帝亲政后,不久就怠于政务,万历中后期开始的缺官不补现象日益发展,成为中国王朝政治史上的奇观。而朝廷中党派林立、盈廷聚讼、党同伐异、是非莫辨的局面愈演愈烈。 ③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剥削。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材料1:寺臣言:“先年库积四百余万,自东西二役兴,仅余四之一。朝鲜用兵,百万之积俱空。今所存者,止十余万。”———《明史》卷92《兵志四》 材料2:“人不堪役,则先卖其牛,弃其地,久之,而其人亦逃矣。人去则田无主,故不耕。……于是相率而逃,相率而荒,日甚一日,故遂至此极矣”———《楼山堂集》 材料3:旧征未完,新饷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