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地理(福建专版)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虽横贯其中部,但气候比较“清凉”,该国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极大。下图为肯尼亚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图示肯尼亚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造成肯尼亚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极大的因素有( ) ①海拔 ②海陆分布 ③水热条件 ④交通条件 ⑤纬度位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科考人员在这个南极新家度过了龙年春节。下表示意我国五个南极考察站的经纬度信息(各考察站在日常生活中均使用当地的区时)。据此完成3~4小题。 科考站点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秦岭站 经纬度 (62°13′S,58°58′W) (69°22′S,76°22′E) (80°25′S,77°07′E) (73°51′S,76°58′E) (74°56′S,163°42′E) 3.当我国龙年零点钟声敲响时,已进入农历新年的南极科考站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为保障电力供应,秦岭站安装的是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是考虑当地( ) A.日照时间长 B.地面冰雪多 C.天气变化大 D.太阳辐射强 碳循环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草地生态系统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主要包括植被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下图示意某年山东泰山北坡某暖性草丛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植被呼吸碳排量、土壤呼吸碳排量和植被光合固碳量月平均值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为( ) A.草丛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植被呼吸碳排量、土壤呼吸碳排量、植被光合固碳量 B.草丛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土壤呼吸碳排量、植被呼吸碳排量、植被光合固碳量 C.植被光合固碳量、植被呼吸碳排量、草丛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土壤呼吸碳排量 D.土壤呼吸碳排量、植被光合固碳量、植被呼吸碳排量、草丛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 6.图中各类数值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风向 自20世纪80年代起,江苏南部的沈巷村因周边工业区的扩展而逐渐变为城中村,居民开始出租空闲房间和摆摊经营。随着富裕村民陆续外迁,租户则成为照看房屋与商铺的“二房东”。下图示意20世纪80年代至今,沈巷村布局与经营组织自发演变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7~9小题。 7.从阶段Ⅰ到阶段Ⅱ,沈巷村出租屋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A.交通线路增多 B.外来人口流入 C.老旧民房改造 D.生态村居建设 8.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流动摊贩与商铺数量的变化说明经营者考虑更多的是( ) A.提高交易价格 B.降低经营成本 C.方便组织经营 D.方便村居管理 9.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沈巷村民居经营组织方式的自发演变有利于( ) ①实现村居成员协同共建 ②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③形成经济利益共享模式 ④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广东北依南岭、南临南海,纵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地势北高南低,热量丰富,雨量丰沛。下图为广东省气候带分区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广东省广泛分布的自然土壤具备的特性是( ) A.土质疏松,养分充足 B.质地黏重,土呈酸性 C.土色发黑,手感黏湿 D.多锰元素,胶结性差 11.广东省发育该类型土壤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水文 12.广东省南部I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 ) A.常绿阔叶林 B.季雨林 C.落叶林 D.常绿硬叶林 2023年7月28日—8月2日,中纬度大陆高压与副热带高压连通,在河北北部形成稳定的高压坝,致使台风“杜苏芮”残涡北上西行受阻,停滞时间长,随后台风“卡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