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6625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总结复习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0959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2024-2025,民族,试题,复习,总结
  • cover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总结复习) 一、选择题 1.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下面四幅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2.有学者指出:铁木真带领的部队能在马背上假眠,必要时昼夜行军;《元史》中也有“士兵中道粮绝,捋羊乳为饮,刺囊驼血为食”的记载。这说明了蒙古(  ) A.武器装备不足 B.士兵刻苦耐劳 C.作战体系完备 D.食物品种丰富 3.“汉字结构复杂,字模是手工雕刻而成,对技工的要求很高,并不比雕版省力;另外,方块体系的汉字信息量庞大,字数繁多,一副活字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字。制作工程也相当复杂,导致技术革新动力较为缺乏。”材料揭示了当时活字印刷术(  ) A.推广迟缓的具体原因 B.对外传播的基本路径 C.投入使用的社会效益 D.制作工艺的巨大突破 4.下图所示的西夏货币中,四个西夏文翻译成汉文是“贞观宝钱”,其中“贞观”与唐太宗时“贞观”年号意思相同,取《易经》中“天地之道”之意,这表明当时西夏(  ) 西夏货币 A.流通唐朝发行的货币 B.鼓励与宋朝开展互市 C.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D.始终与汉族和平交往 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时,小组成员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素材。下列寻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杜甫的诗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进取精神 B.颜真卿的人物画神形兼备,吸收了周边民族的精华 C.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后传入欧洲 D.司马光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6.宋代规定:在宋辽或宋夏战争中曾经英勇抗敌者、上书言边事或边事有功者,其应举人可免除解试而直接参加省试。该规定旨在(  ) A.发展边境贸易 B.实现科举公平 C.增强边防力量 D.加强中央集权 7.宋朝时出现了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这体现出宋朝(  ) A.商业经济十分繁荣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印刷技术日趋成熟 D.绘画技巧丰富多样 8.“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材料表明(  ) A.科技发明彰显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B.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C.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D.社会的发展进步有赖于科技的发展 9.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属于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的是(  ) A.改国号为元,统一全国 B.推行中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 C.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D.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灭亡南宋 10. 零丁洋是令天港珠澳大桥经过的地方。这座大桥连接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文明、思想及价值认同。南宋一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雄在经过此地时,写下不朽诗篇《过零丁洋》,这位英雄是(  ) A.文天祥 B.寇准 C.忽必烈 D.岳飞 11.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描绘了宋朝农业发展的重大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占城稻的引入 B.人口南迁的影响 C.工具的进步 D.经济作物的兴起 12.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政权并立 B.艺术精湛 C.民族融合 D.商业繁荣 13.下列是两则有关北宋时期的史料记载,共同反映了这一时期(  ) 《成都古今集记》 川蜀地区“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 《汴都赋》 京城汴梁市场上的商品有“安邑之枣,江陵之橘,陈夏之漆,齐鲁之麻” A.市坊界限逐渐打破 B.南方农业相当发达 C.商品贸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