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九 蛇年春晚 【时政链接】 2025年1月28日20点,1月29日凌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主标识由双“巳”字对称构成,寓意吉祥圆满与文化传承”为主题,凸显开心信心、奋进拼搏的时代新气息。非遗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融入“常德丝弦”“贺州板鞋龙”等非遗元素,展现中华文化魅力,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打造虚拟舞台空间,展现古建神韵,亮点迭出、精彩纷呈,新媒体点播数和海外传播量创历史新高。 2025年蛇年春晚的节目编排呈现出诸多亮点。从类型上看,涵盖了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等多种形式,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喜好。例如开场歌舞《压岁钱》,汇聚了张一一、苏有朋、陈伟霆等众多明星以及蓝天幼儿艺术团,一开场就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兼具流行性与童真性。 在节目内容的选择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一方面有乙巳蛇年贺岁赋《蛇赋》这样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节目,通过任鲁豫、龙洋等主持人的诵读,展现独特的文化韵味;另一方面也有融入非遗技艺的节目,像非遗创意节目《斗级营》,融合了郑钦文、刘亦菲等明星和多所高校、艺术团体,将女书、常德丝弦、贺州板鞋龙等非遗元素进行舞台呈现,这不仅向观众展示了非遗文化的魅力,而且通过现代化的舞台编排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也是节目编排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 从地域特色上考虑,采用北京主会场与西藏拉萨、重庆、湖北武汉、江苏无锡四地分会场的设置。各地分会场的节目编排各有特色,例如在西藏拉萨分会场的节目可能会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元素。各分会场与主会场节目相得益彰,通过不同地域的文化展示,丰富了整个春晚的节目层次和文化内涵,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不同区域春节文化的多元性。 此次春晚的节目编排还十分注重对不同群体诉求的回应。邀请了农民文学奖得主、各行各业代表参与,如鹤龙湖农民作家协会农民诗人等参与歌曲《熠熠生辉》,体现对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群体的关注和敬重,增强不同行业群体的参与感和共鸣感。 同时,本次春晚对节目顺序的安排也经过精心考量。通过不同风格节目穿插进行编排,比如歌舞节目与语言类节目相互交替,避免观众产生视听疲劳。总之,2025年蛇年春晚的节目编排通过多种方式兼顾不同观众的需求,使得整体节目富有节奏感、层次感和文化底蕴。 【知识点链接】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 2.辩证否定观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6.文化的功能。 7.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8.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0.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11.民族精神 1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 14.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15.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6.文化自信 17.文化产业 【试题练习】 1.2025蛇年春晚Logo从中国传统纹样中汲取灵感,基于甲骨文的“巳”字进行创作,将其进行图形化演变成为一个方圆并济、独具特色的花纹图案,再将“巳”字图案进行对称镜像复制,便巧妙的形成了乙巳合璧,事事如意,这是乙巳蛇年与如意之间吉祥曼妙的创意链接,饱含喜庆美满的家国祝福。蛇年春晚logo的设计(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内涵丰富独树一帜的优越性 ②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时代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为迎接蛇年春晚和首个“非遗”版春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2025年春晚主题、主标识(下图)。巳(sì),象征着阳气巳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而将两个“巳”字对称摆放,则恰似中国传统的如意纹样,双已合璧,事事如意,这是乙巳蛇年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