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7198

清明思故人,安全不放松 课件

日期:2025-04-03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3571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清明,故人,全不,放松,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清明思故人,安全不放松 清明节安全主题教育班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年公历 4 月 5 日前后,我们迎来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CONTENTS 清明来源及习俗 01 目录 02 03 清明节安全提醒 清明文明祭祀倡议 01 清明来源及习俗 认知清明 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其中只有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因此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倍受重视的一个节日。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期间,一次断了粮食,他的随从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复位以后对于跟随自己的有功之人大肆封赏。 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就领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没出山。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就在这天大家都不烧火做饭只吃凉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 扫墓 习俗 清明节习俗 扫墓是清明节古已有之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为故去的亲人扫墓烧纸,有些地方还会给土坟填土加固。也有的地方不烧纸不烧香,这和现在的环保要求有关,但也有寒食节禁火的原因,在这些地方大家采取的是在坟头的树枝上挂上冥钱、纸帛。 踏青 习俗 清明节习俗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放风筝 习俗 清明节习俗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荡秋千 习俗 清明节习俗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特别被儿童所喜爱。 插柳 习俗 清明节习俗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插柳避免疫病了。 植树 习俗 清明节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02 清明节安全提醒 一、“交通篇”——— 文明出行,平安往返 清明假期,出行祭扫、踏青的人流量增大,交通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请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做到 “红灯停,绿灯行”。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嬉戏玩耍,未满 12 周岁禁止骑自行车上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有序排队,坐稳扶好,不把头、手伸出窗外。如果您驾车出行,请提前规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