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7387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非选择题题型课件(7份打包)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69674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选择
    (课件网) 专题二 非选择题题型解读与专题集训 第七部分 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设问词 答题方法指引 选择说明类 首先要按照设问的要求,明确选择的范围,然后作出选择,最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说明 自拟主题 说明类 首先要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分为选择材料、自拟主题、进行说明三个步骤进行。所拟主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说明”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题型七 史论结合类 设问词 答题方法指引 观点论述类 (1)审设问,明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明晰答题的方向、思路 (2)读材料,定观点:首先要对材料划分层次,找到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然后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对其进行观点提炼 (3)巧建模,规范答:按照论述题的要求建模,分为论点、论据和结论三个部分,尽量按三段式书写。观点要明确,表达正确的价值观;论述要史论结合,可以用“史实+影响”的格式进行表述;结论要对观点进行升华,不能照抄观点 设问词 答题方法指引 研究报告类 第1小问: (1)理解材料:根据题干明确考查的内容,根据设问明确作答的要求 (2)选择角度:研读示例,分析研究报告的格式;从材料给出的其余三组中任选一组,确定角度 (3)拟定思路:将素材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梳理研究思路 (4)得出答案:按研究角度、研究思路、研究结论三个部分作答 第2小问:明确设问要求,围绕考查内容拟定角度(不能与材料已给的角度相同) 典例演示 【典例】(2023广东,节选)乡土文化的学习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岭南建筑既是中华民族建筑代表之一,也是广东的重要文化符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选择说明类 项目 建筑相关图片 说明 案例1 外国画家绘制的 明清时期怀远驿 宋代在广州设立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同时建立来远驿,接待外国使者。明代改设怀远驿。清前期,裁撤怀远驿,代之以广州十三行夷馆 项目 建筑相关图片 说明 案例2 广州的潮州会馆 会馆出现于明朝,是同乡或同行业者的联络机构,兼具祭祀议事、沟通信息、照顾贫病、寄宿读书等功能。随着商帮的出现,会馆成为商帮的活动场所之一。如潮州会馆在广州、苏州、北京等地出现 岭南建筑案例 【设问】选择一处上述材料之外你熟悉的中国历史建筑,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答案】建筑:紫禁城。价值: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解题思路】本题的设问包括了两个联系密切的小问题,首先要选择一处熟悉的中国历史建筑,写出其名称;然后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 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谚包括关于耕作、选种、锄地、施肥、播种等内容,绝大多数简洁明了,即便没有种地经验的人也能使用。我国农谚起源也相当久远,如《诗经》中的“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且流传至今。同时,农谚内容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别,如河北等地的“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江苏等地的“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摘编自费洁心《中国农谚》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对从《中国农谚》一书中所搜集的三万多条农谚所做的统计表。 材料三 农谚不仅描绘着中国作为农业古国和大国的灿烂文化图景,更是我们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持续汲取营养的重要文化源泉。 ———摘编自中国农业博物馆、隋斌《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设问:综合上述材料,从以下角度中任选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农谚的价值。 角度:(Ⅰ)科学价值(Ⅱ)历史价值(Ⅲ)现实价值 【示例】 角度:科学价值。 说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