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7535

【大单元整合下的情境教学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设计+ 教学课件 +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33491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我变,作业,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棵树,成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分析】 走进本单元,你会进入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在宇宙的另一边,夏天雪花纷飞,太阳从西边升起,甚至连石头都像花朵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鸟窝。读完本单元的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沉浸在这美好的想象世界里,进而激发自己的想象,编织出一个更为奇妙的世界!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打开想象的空间。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故事”,在进行习作指导时,重在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进入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在想象合理性方面不要作过高要求。教学中,除了识字写字外,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故事,入情入境地感受想象的神奇。 【文本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故事的起因,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教学目标】 1.认识“希、痒”等生字,会写“状、狐”等生字,会写“形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 理解为什么“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单元情境】 畅游想象王国 【本课情境】 第二站:万物可变形 第一课时 一、任务驱动,引出课题 1.上节课,我们来到了想象王国认识了“颠倒宇宙”的小男孩儿,今天,我们将跟着另一个孩子进入神奇世界,让我们从一棵树讲起...... 齐读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 2.教师板书课题。圈出关键词“变”。 围绕“变”字,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我”会变成一棵怎样的树? 变成树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过渡:单单读了这个题目就已经触发了我们不少想象了,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任务一:初读课文,感知想象 1. 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自然段。 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解决生字 (1)学认字 出示词语,教师指名学生读,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多种形式读词语(学生上台随机指读学生跟读) 3.教师提出问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课文讲述了因为“我”不想回家吃饭,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愿望实现后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任务二:再读课文,体会神奇 1.自由朗读1-8段: ①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②画一画:用“ ”画出“我”变成一棵树的奇妙事情。 2.“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是怎样变成树的?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我觉得这里很有意思,她只是想了想,居然就真的变成树了。 ①师:是啊,生活中有很多实现不了的梦想和想法,但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就变得妙不可言了。 ②提问: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