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7823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007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七年级,语文,初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抓住细节 首先,我们做个游戏热热身,这个游戏叫做“看文猜人”。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看一看 猜一猜 大家都猜到了吗? 大家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 人物细节的刻画 文化自信: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感知人、事、物的独特之处,能够做到细致观察,体味生活之美。 语言运用:反复训练,能够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思维能力: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有意识地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推进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 1 2 3 4 审美创造:学习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2.常见的细节描写分类: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事物细节描写:事件、情节、场面等。 3.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成功的细节描写,作用巨大,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震人心魄,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1.慧眼独具———找准典型 一篇文章的细微之处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筛选,选择对表达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材料,抓住所描写的人、景、物的最突出的特征,写出他们所不同于其他人、景、物的独特之处。 示例: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台阶》中描写了父亲踩黄泥的细节,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2.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1)锤炼词语:通过对一些精彩的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精心锤炼词语可以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准确生动的修饰和限制,同时以少胜多,以字传神。 示例: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选自《植树的牧羊人》,“轻轻地”“仔细”等词,突出牧羊人种橡树种子时仔细认真的形象。) (2)巧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示例: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选自《老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时病入膏肓的状态。) (3)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各个方面的描写,把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写准写活。 示例一: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选自《骆驼祥子》,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环境,以柳树、马路、尘土等事物的状态衬托出烈日的狠毒,突出夏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