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逸堂课】 历史回顾: 东 汉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北魏 南朝(420-589) (266- 316) 灭 383年淝水之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新课导入 美人月影自天来,香气苍凉夜里开。 惊诧凡间倏一现,曾经灿烂落尘埃。 猜谜语,思考问题 昙花:暗夜开放、惊诧一现、美丽夺目。 隐喻隋朝在魏晋南北朝背景中兴起,隋朝盛世短暂,给后世留下许多制度创新。 二、隋的统一 (1)建立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大兴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发动政变,从外孙手中取得皇位,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统一 589年,隋军渡过长江,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 《玉树后庭花》 二、隋的统一 (1)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②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2、隋朝的统治 材料三: 材料二:隋文帝统一度量衡面对的是南北朝两种不同的制度。北朝度量衡混乱,约相当于南方的一尺二寸。 《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三次大统一》 材料一:隋朝实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增加政府的税赋收入,健全仓廪制度,稳定经济秩序。 《蒙曼说隋》 二、隋的统一 (2)影响 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三、开通大运河 1、目的:[直接]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根本]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1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长:2700多千米 3点:涿郡、洛阳、余杭 4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2、概况 时间:从605年开始,陆续开凿。 把南方的经济重心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 今北京 浙江杭州 钱塘江 永 济 渠 通 济 渠 邗 沟 河 南 江 黄河 淮河 长江 三、开通大运河 材料一:【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材料二:隋朝的政治中心(长安)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 问题: 隋炀帝修大运河,只是为了下扬州游玩吗?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14.2条苏伊士运河≈33.2条巴拿马运河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宋史》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材料四:从经济上看,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兴起、发展与繁荣,为中华民族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经济基础。 ———《大运河:流动的文化、宝贵的遗产》 材料五: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 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唐】杜佑《通典》卷一 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 三、开通大运河 地位:当时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