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逸堂课】 新课导入 1328 年-1344年 放牛 1344 年-1347年 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年-1352 年 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 年-1368 年 造反 1368 年-1398 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大家知道他是谁么? 我是没饭吃才 来当和尚。 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 斯寒微之至极也! 小子,你是在模 仿我吗? 谁能想到曾一个吃不饱饭的和尚,最后居然做了皇帝呢? 1、知道明朝的建立,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基本内容,辩证分析其所带来的利与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了解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认识到其脱离实际、禁锢思想的弊端。(历史解释) 3、了解明朝的民族关系,知道明朝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壹 明朝的建立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当是时,元政不纲,盗贼四起。 ———《明史·太祖本纪》 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农民起义 结合朱元璋的人生经历概括元朝末年的社会状况。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1)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南方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3)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大旱,蝗灾肆虐,瘟疫流行。 元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 2、明朝建立 一、明朝的建立 (1)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2)元朝的灭亡:随后,明军 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明朝建立在前, 元朝结束统治在后。 观看视频,了解朱元璋的一生 2、明朝建立 一、明朝的建立 01 02 避敌锋芒,积蓄力量,后发制人。 分化瓦解、攻心为上。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谕中原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小组讨论】元末群雄逐鹿,为何出身贫寒的朱元璋能够问鼎天下? 2、明朝建立 一、明朝的建立 (1)建文帝即位:明太祖去世后,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 (2)朱棣夺位:明太祖之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他就是明成祖。1421 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朱棣像 3、建文帝即位与朱棣夺位 一、明朝的建立 帝是谥号,宗是庙号。有功称祖,有德称宗。 1398年 1402年 1424年 1368年 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传位太孙朱允炆 增强皇族势力,巩固新政权 据《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藩,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明惠帝 朱允炆 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 明成祖 朱棣 为加强北方的防御 力量,迁都北京 一、明朝的建立 一、明朝的建立 贰 强化皇权 材料一: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地方分权 朝臣权力过大 根据材料思考,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巩固统治 强化皇权 材料二: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 二、强化皇权 1、原因 2、目的 (1)在中央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职权,使其直接向皇帝负责。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