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9473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4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546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地理,答案,练习题,同步,一册,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H湖是一个年轻的湖泊,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域面积不断变化。下表为H湖湖水多年平均收入量(降水、入湖径流)和支出量(蒸发)变化(单位:万立方米)。据此完成第1~2题。 时间段 湖面降 水总量 入湖地表 径流量 入湖地下 径流量 湖泊蒸 发总量 1970— 1999年 1 912.8 4 572.2 649.0 7 134.0 2000— 2019年 1 861.3 1 997.7 649.0 5 720.0 注:降水总量指的是降水量与湖面面积的乘积;蒸发总量指的是蒸发量与湖面面积的乘积。 1.H湖湖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无法判断 2.H湖流域的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 A.蒸发 B.降水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读某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内容分别是(  ) A.①海洋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蒸发 B.①降水 ②海洋 ③蒸发 ④水汽输送 C.①降水 ②蒸发 ③海洋 ④水汽输送 D.①降水 ②水汽输送 ③海洋 ④蒸发 4.此图代表的水循环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地表水循环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在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沙山与湖泊共存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同时,巴丹吉林沙漠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第5~6题。 5.湖泊群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6.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进一步连接,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生态移民 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③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④大面积营造乔木林防风固沙 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城市下垫面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城镇下游水文站观测的城镇化前后径流过程曲线对比。读图,完成第7~9题。 7.城市下垫面显著改变影响城市水循环环节,使得 (  ) A.地表径流量增大 B.降水量减少 C.地下径流量增大 D.下渗量增加 8.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Q1→城镇化前径流曲线 B.ΔQ→城镇化后削减洪峰流量 C.Q2→城镇化后径流曲线 D.ΔT→城镇化后洪峰提前的时间 9.图中ΔQ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城市发生(  ) A.暴雨 B.干旱 C.内涝 D.高温 10.读地中海沿岸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      循环,图中B环节是         。 (2)在图中沿海岸分布有    地貌。 (3)N处河流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此地此时气候特征为        。 (4)若图示水循环发生在印度及其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的风是     季风,此地农业生产旱涝灾害多发,解决措施主要是            。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污水地表漫流处理系统是一种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渗透性低、具有一定坡度、生长牧草或经选择的其他作物的土地表面,使污水在沿坡面及薄层缓慢流动过程中不断被净化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读图,完成第11~13题。 11.该处理系统投配的污水经系统处理后,主要(  ) A.下渗转变为地下水 B.蒸腾成为大气水 C.蒸发成为大气水 D.汇集成地表径流 12.污水地表漫流处理系统地面坡度系数要在2%—8%,原因是(  ) A.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B.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 C.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D.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减少土壤污染 13.该污水处理系统(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