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9481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6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608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练习题,同步,一册,必修,地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ρb=Ms/Vt=Ms/(Vs+Vw+Va),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土壤容重越大(  )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2.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 A.东南丘陵的红壤 B.松嫩平原的黑土 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3.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 A.引水灌溉 B.秸秆还田 C.深耕土地 D.红壤掺沙 土壤在垂直方向上的物质组成和颜色各异,不同地区间也存在水平差异。下图为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土壤剖面结构图中字母O代表(  ) A.腐殖质层 B.淀积层 C.母岩层 D.母质层 5.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土壤肥力是自然形成的,无论如何利用都不会损耗其肥力 B.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多,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原 C.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种和培育无关 D.壤土兼有砂土和黏土的特点,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图示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黑龙江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四川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 7.人们改良酸性土壤,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降水增多 B.蒸发量增大 C.地表水减少 D.生物量增加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读图,完成第8~10题。 8.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9.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土壤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土壤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 11.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 (3)简述成土母质和生物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4)我国南方的湿热地区植被茂密,但发育的土壤反而有机质含量较低,比较贫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气候是影响植被类型和土壤性质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山区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秦巴山区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弱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海拔大于1 000米,夏季气温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的理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