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图表,归纳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知道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 2.重点:运用地图归纳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城市分布的特点。 【预习导学】 人口分布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 和 平原地区人口多, 和 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 平原和 平原人口较为稠密。相比之下,山区人口偏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 族、 族、回族、 族等。 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 的少数民族。 城市分布 1.东北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 占主要地位。 2.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 、城市化水平 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 地区,特别是 线、滨洲线、 线沿线地区。 3.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是 。 4. 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 、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沈阳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 名城。 【合作探究】 1.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2) 45.4 18.7 14.7 人口(万人) 1953年 1 190 1 133 2 039 2020年 3 185 2 407 4 259 (1)估算202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多少倍。 (2)估算202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3)说一说,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阅读教材图6-6和图6-20,回答下列问题。 (1)“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找出赫哲族的分布地区。讨论上述民谣表达的含义。 3.阅读教材图6-23,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4.阅读教材P35活动题第2题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结合有关知识,解释哈尔滨具有这种独特的异国情调的原因。 (2)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 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人口分布 1.不均匀 中部 南部 工业 交通运输 松嫩 辽河 2.满 蒙古 朝鲜 满族 多 知识点二 城市分布 1.铁路 2.密集 较高 交通干线沿线 哈大 滨绥 3.哈尔滨 4.沈阳 机电 历史文化 合作探究 1.(1)黑龙江2020年人口约是1953年的2.7倍,吉林2020年人口约是1953年的2.1倍,辽宁2020年人口约是1953年的2.1倍。 (2)2020年,黑龙江的人口密度约是70.2人/千米2,吉林的人口密度约是128.7人/千米2,辽宁的人口密度约是289.7人/千米2。 (3)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交通等。 2.(1)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界处的大、小兴安岭中。鄂伦春族历史上以集体狩猎为主,以采集和捕鱼为辅。 (2)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的下游地区。“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是形容该地区的物产资源极其丰富。 3.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4.(1)这里有欧式楼宇、果戈理大街等。哈尔滨市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使它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 (2)大连受到海洋的影响,夏季气温比内陆城市的气温更低,冬季气温比内陆城市的气温更高,呈现出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朝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工业发达;等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