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0063

19.牧场之国 随堂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0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牧场,之国,随堂,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牧场之国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牛犊(dú)   吆喝(yōu)   眺望(tiào) B.哞哞(mū)   伯爵(jué)    绵延(mián) C.仪态(yí)   肥膘(biāo)   毛毡(zhān)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 B.“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 C.本文描绘了荷兰牧场辽阔无垠和神秘含蓄的独特风情 D.《牧场之国》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的运河、草原、牧场组成的自然和谐的景观。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三个词语的选项( ) A.模样 B.模板 C.模具 D.模型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远眺 灰复 B.赞许 舒媛 C.油罐 仪态 D.踢除 遮掩 5.加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译文 熠熠发光 B.祷告 手舞足蹈 C.奔驰 张弛有度 D.粗犷 心旷神怡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毛毯 ( )的原野 ( )的荷兰 ( )的草原 ( )的低地 ( )的光芒 ( )的骏马 ( )的绵羊 ( )的运河 ( )的夜晚 7.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1.写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2.课文描绘了 ,让我们感受到 ,也表达了 。 3.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反复出现,作者反复强调的目的是: 。 8.识字表写拼音。 毡( )犊( )眺( )膘( )驰( ) 爵( )噜( )吆( )哞( )畜( ) 9.比一比,组词语 仪( ) 眺( ) 骏( ) 驰( ) 绵( ) 议( ) 挑( ) 俊( ) 池( ) 锦( ) 铃( ) 铛( ) 恢( ) 踢( ) 牲( ) 玲( ) 挡( ) 诙( ) 惕( ) 性( ) 10.下列加点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处是( ) 站在小丘上A极目远眺,在B辽阔无垠的草原上,有C膘肥体壮的骏马,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D举止轻浮,有悠然自得的绵羊,在安闲地欣赏着自己的王国。 三、语言表达 11.句子训练。 1.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变换词序,意思不变) 2.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仿写)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2.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3.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