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66146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大宰》同步练习

日期:2024-05-3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629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语文,选修,第七,单元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七单元 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大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圉(yǔ)  蚤(sāo)虱 相(xiànɡ)剑 B.象箸(zhù) 箕(qí)子 土簋(ɡuǐ) C.菽藿(huò) 茅茨(cí) 称(chēnɡ)此以求 D.跣(xiǎn)行 被(bèi)发 聚嘬(zuō) 答案:B 解析:分析:A蚤:zǎo,C称:chèn,D被:pī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 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 宦:做宦官 B.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  称:相称,配得上 C.而越人跣行 跣:赤脚 D.三虱食彘,相与讼 讼:争论 答案:A 解析:分析:宦:做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实词在文中的用法的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平时要准确识记并梳理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实词的用法。 3.下列句子中的“见”字,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君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   B.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C.仪封人请见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D.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出门如见大宾   答案:C 解析:分析:两个“见”都读xiàn,当“引见”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词的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把握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仔细区分词性和解释,区分它的本义、引申义以及比喻义等,这类题做起来难度较大。 4.下列句子中的“亡”字,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今我已亡之矣   A.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B.醉足以亡裘乎   C.亡之,命也夫 D.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答案:B 解析:分析:例句和B都当“丢失”讲,A逃亡,C死亡,D同“无”,没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词的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把握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仔细区分词性和解释,区分它的本义、引申义以及比喻义等,这类题做起来难度较大。 5.下列句子中的“其”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6.A.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 B.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C.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D.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   答案:AC 解析:分析:都表反问语气,难道;B表测度语气,大概、恐怕;D代词“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共有18个,要求学生在平 时的学习中经常梳理相关虚词。 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8.  A.晋近奚不之 晋讼者奚说? B.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夫杨,横树之既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 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也 答案:C 解析:分析:两个“树”字都当“种植”讲,A①为什么,②什么,B①住宿,②筑舍定居,D①满足,②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词的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把握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仔细区分词性和解释,区分它的本义、引申义以及比喻义等,这类题做起来难度较大。 7.下列句子中的“穷”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必穷矣(穷困) B.死生存亡,穷达贫富(穷困,不富有)   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尽) D.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穷尽)   答案:B 解析:分析:穷:不得志,不显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词的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把握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仔细区分词性和解释,区分它的本义、引申义以及比喻义等,这类题做起来难度较大。 8.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指代对象不同的一项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