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老河口市初中学生学业质量期末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 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古韵传新意,文化润人心”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 下面是读报小组的小文同学摘录的新闻选段,请阅读材料,完成1一5题。(12分) ①在不久前闭幕的长江文化艺术季“锦绣长江”非遗展示活动上,恩施玉露制为冷 泡茶饮,祁门红茶“变身”茶含片,成都蜀锦织就“新中式”服装,龙泉青瓷烧成生肖 摆件【甲】人们徜样于蔚为大观的文化遗产,共同感受文化遗产与现代时尚。 ②文化遗产如璀璨×!gchén,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 体。丰富的文化遗产(A)着中华文明的恒久魅力,(B)了中国文化之魂、民族精 神之根。(C)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唯有以行之有效的举 措,擦亮文化瑰宝,方能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D)新光彩。 ③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 起来,需要让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走下“高阁”、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文 化遗产与自身息息相关,日常生活浸润于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才能引起广泛共鸣。 ④发挥好科技的力量,也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密码。大数据、人工智能、虚 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将文物和遗址进行三维扫描【乙】建模和虚拟展示,使其在数字 空间中得以永久保存和展示,为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创造更多选择。 (节选自2024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基于命题需要有改动) 1.同学们对文章中几处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和标点使用有疑问,请你选出判断不正确的 八年级语文第1面(共8面) 一项()(2分) A.“xing chén”在文中应该写作“星晨” B.加点词“浸润”,应该读作“jinrùn” C.【甲】处标点符号应该是“…”,【乙】处标点符号应该是“、” D.“载体”的“载”是个多音字,这里读作“zài”,它还可读“zǎi”,如“记载”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段中A、B、C、D四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绽放 彰显筑牢 加强 B.筑牢 加强 绽放 彰显 C.加强 绽放彰显筑牢 D.彰显 筑牢加强 绽放 3.文段划线的句子有语病需要修改,请选择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2分) A.此句语序不当,要将前后两句的顺序调换一下。 B.此句成分残缺,应该在“文化遗产”后加上“之中”,在“现代时尚”后加上“的 融合发展之美”。 C.此句句式杂糅,要把“文化遗产与”删去。 D.此句搭配不当,要把“徜徉于”改成“欣赏”。 4.读完这篇新闻选段后,小语同学写下一副对联,请你从新闻第③段中挑选词语帮她完 善对联。(2分) 上联:让 走进生活 下联:以文化 人心 5.请你认真阅读第③④段,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请你举一个传统文化元素走下“高阁”、融入日常生活的例子。(2分) (2)第④段开头说“发挥好科技的力量,也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密码”,请 你谈谈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让文化遗产“火起来”“潮起来”?可举例说明。(2分) 6.根据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8分,每空1分)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性。读一读茅盾的《白杨礼赞》“这就是白杨树,西北 极普通的一种树,①!”让我们在对白杨树的赞美中体会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 读一读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② ”让我们徘徊在小园香 径独自享受内心的宁静:读一读李清照的《渔家傲》“ ③ ④ 让我们在似梦似幻的神奇境界中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