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素养提升 物理 观念 线速度v 物体做圆周运动,在一段 的时间Δt内,通过的弧长为Δl,则通常把Δl与Δt 称为线速度 角速度ω 连接物体与圆心的半径转过的 与所用时间Δt 称为角速度 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 所用的 转速n 物体转动的圈数与所用时间 。n的单位为 匀速圆周运动 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 处处 ,这种运动称为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 定义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 ,这个指向 的合外力称为向心力 特点 (1)方向始终 且与速度方向 ,是 力 (2)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 不变,故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 (3)向心力是根据力的 命名的,它是由 或者 提供的 向心加速度 定义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总指向 ,这个加速度叫作向心加速度 作用 改变速度的 ,不改变速度的 离心运动 定义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 方向飞出或做 圆心的运动 科学 思维 极限思想 通过分析线速度、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应用极限思想分析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等具体问题,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构建模型 通过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际情境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质点在水平面和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综合分析生产 生活中的圆周 运动 通过分析向心加速度与圆周运动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向心力来源等问题,发展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通过讨论向心加速度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以及汽车“飞离”地面的速度等具体问题,发展学生的质疑与创新能力 科学 探究 通过“感受向心力”和“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探究,经历提出探究问题,进行基于证据的猜想与探究,能有序开展实验,记录数据,并分析与处理数据,总结归纳出实验结论,发现规律 科学 态度 与责任 1.体验生活中丰富的圆周运动情境,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2.通过对复杂实际问题的探究,深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科学本质的认识 例1 (2023·江门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了重力、漏斗的弹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水流星”表演中,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 C.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D.脱水桶的脱水原理是水滴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它受到的向心力,从而沿切线方向甩出 例2 (2023·江门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地球可以看作一个球体,位于江门的建筑物A和位于北京的建筑物B,都随地球的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建筑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TA>TB B.所受向心力FA>FB C.线速度大小vA>vB D.角速度大小ωA>ωB 例3 (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视为质点)在直立圆筒的内壁上随圆筒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刚好不沿着筒壁向下滑动,圆筒的半径为h,物块与筒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图乙所示,小球(视为质点)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点O1与轨迹的圆心O2之间的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的周期为2π B.小球的周期为2π C.物块的线速度为 D.小球的线速度为2 例4 (2023·汕头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转动且无相对滑动。甲圆盘与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r甲∶r乙=3∶1,两圆盘和小物体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的质量分别为m1、m2,A距O点为2r,B距O'点为r,当甲缓慢转动起来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