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3216

第四章 第六节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粤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4-1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46280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第二,必修,2019,教版,3份
    第六节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值:50分) 1、2题每题8分,3题10分,共26分 1.(8分)(2023·深圳市高一期中)某同学用图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2分)下列选项中,是实验所需的物理量且需通过计算得到的是    。 A.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B.重锤下落的高度 C.重锤底部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D.重锤下落的瞬时速度 (2)(4分)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纸带上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O和A之间还有一些点),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8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重锤的速度为vC,则=     m2/s2;重锤由O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落的距离为h,则gh=     m2/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分)若实验结果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小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选用的重锤密度过大 B.交流电源的频率小于50 Hz C.交流电源的电压偏高 D.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2.(8分)(2023·广州市高一期末)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 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长度单位是cm,g取9.8 m/s2。求: (1)(2分)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速度vB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分)从起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减小量ΔEp=     ,动能的增加量ΔE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4分)某同学利用自己在做该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v2为纵轴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则图线未过原点O的可能原因是                    ,图线的斜率近似等于    (填正确选项字母)。 A.19.6 m/s2 B.9.80 m/s2 C.4.90 m/s2 3.(10分)(2023·梅州市高一期末)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铁架台放在水平台面上,上端固定电磁铁,电磁铁正下方安装一个位置可上下调节的光电门。 (2)(8分)某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测定小钢球的质量为m=10 g; ②用仪器测出小钢球的直径为d; ③接通电磁铁的开关,把小钢球吸在下端; ④刻度尺的“0”刻度线正对着小球的球心,测出小球与光电门间的高度差为h,如图乙中的标注线,则高度差h=       cm; ⑤电磁铁断电,小钢球自由下落; ⑥小钢球经过光电门,计时装置记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为t,由此可计算出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      (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⑦若测得d=9.70 mm,t=2.50×10-3 s,计算此过程中小钢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小钢球动能的增加量为       J(重力加速度取g=9.8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分)该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小钢球动能的增加量总是小于小钢球的重力势能减少量,请简要说明可能原因                 。 4、5题每题12分,共24分 4.(12分)(2023·云浮市高一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利用滑块在倾斜气垫导轨上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已调节水平的气垫导轨的右端垫起一定高度,在导轨左侧安装一个接有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 ②用量角器测出气垫导轨的倾角θ,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和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x。 ③由静止释放滑块,记录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挡光片挡光时间t; ④保持气垫导轨的倾角θ不变,改变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x,记录对应的挡光片挡光时间t。 (1)(4分)用刻度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时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