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基础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生物具有_____、_____、繁殖、对刺激有反应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非生物所不具备的。 2. 生态系统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_____、和。 3. 地表形态的变化既有_____作用,如火山喷发、地震等;也有_____作用,如风力侵蚀、流水沉积等。 4. 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地球内部的_____中涌出,形成火山灰、火山岩等物质。 5.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_____,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波。 6. 地球表面的_____和_____等外力作用,会使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不断改变地表形态。 7. 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_____,它们主要是由小天体撞击月球形成的。 8. 以_____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以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9.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_,体积最小的行星是_____。 10. 光在一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距离称为_____,它是用来计量天体间_____的单位。 11.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神舟”系列飞船多次成功发射,“”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12. 要飞向太空,首先要解决的是克服地球_____的问题,通常使用_____来实现这一目标。 13. 载人航天飞行中,航天员需要穿着特制的_____,它能为航天员提供氧气、保持压力、调节温度等。 14. 太空环境具有_____、高真空、强辐射等特点,对航天器和航天员都有一定的挑战。 15. 在太空探索中,_____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我们观测遥远的天体。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机器人会模仿人类的动作,所以机器人是生物。( ) 2.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 3. 只有火山喷发能改变地表形态,其他自然现象对地表形态没有影响。( ) 4. 地震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预兆,如动物异常行为、地下水异常等。( ) 5.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一个周期大约是 30 天。( ) 6. 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 ) 7. 光年是时间单位,用于表示天体演化的时间跨度。( ) 8. 我国的“嫦娥五号”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 ) 9. 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作用力将航天器送入太空。( ) 10. 太空环境对人类没有任何危害,航天员可以自由活动。( )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石头 B. 小草 C. 机器人 2. 在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3. 下列地形地貌中,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 峡谷 B. 三角洲 C. 风蚀蘑菇 4. 当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从楼上跳下 B.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C. 乘坐电梯下楼 5. 月相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月球本身不发光 B. 月球绕地球运动 C. 月球的形状会改变 6. 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7. 下列天体系统中,范围最小的是(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地月系 8. 我国首次完成太空漫步的航天员是( ) A. 杨利伟 B. 翟志刚 C. 景海鹏 9. 火箭发射时,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 )喷出,使火箭获得向上的动力。 A. 上方 B. 下方 C. 水平方向 10. 在太空站中,航天员长期生活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 ) A. 失重环境下的生活 B. 与地球的通信 C. 欣赏太空美景 四、科学探究(共 20 分) 1. 为了探究植物对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10 分) 准备两个相同的塑料盒子,分别装满同样多的土,一个盒子种上草皮,另一个不种草皮。 将两个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