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提升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1.5 分,共 30 分) 1. 生物能进行_____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此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非生物则没有这种生理过程。 2.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作为_____者,通过光合作用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3.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_____剧烈运动的表现,其喷出的物质包括岩浆、_____、水蒸气等。 4.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地震波,其中_____波传播速度较快,但只能在固体中传播,_____波传播速度较慢,但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5. 流水的侵蚀作用可以形成_____、_____等地形地貌,而风力的侵蚀作用能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奇特景观。 6.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撞击月球。月球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_____。 7. 太阳系中,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 8. 光年是计量天体间_____的单位,1 光年约等于_____亿千米。 9. 我国“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的三名航天员在_____空间站核心舱驻留了 3 个月,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阶段。 10. 太空环境具有_____、高真空、强辐射和微流星体撞击等特点,这些给航天活动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它不属于生物。( )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在流动过程中逐渐递减。( ) 3. 只有内力作用才能使地表形态发生剧烈变化,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很缓慢。( ) 4.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立即躲到窗户边,以便及时逃生。( ) 5.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 ) 6. 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其他天体都不围绕太阳公转。( ) 7. 人类已经能够利用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来为航天活动提供动力。( ) 8. 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次性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 ) 9. 航天员在太空中会出现失重现象,这是因为他们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 10. 建立太空垃圾清理机制是解决太空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2.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阳光→草→兔→狐 B. 草→鼠→蛇→鹰 C. 鹰→蛇→鼠→草 3. 下列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的是( ) A. 长江三峡 B. 挪威的峡湾 C. 广西的溶洞 4. 当发生地震时,在户外的正确做法是( ) A. 躲在大树下 B. 远离高楼大厦 C. 跑到立交桥下 5. 农历上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 A. 由缺变圆 B. 由圆变缺 C. 保持不变 6. 太阳系中,卫星数量最多的行星是( ) A. 土星 B. 木星 C. 天王星 7. 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宇宙是由银河系和太阳系组成的 B. 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 C. 人类已经完全了解了宇宙的奥秘 8. 我国首位女航天员是( ) A. 刘洋 B. 王亚平 C. 聂海胜 9. 火箭能够升空的原理是( ) A. 利用空气的浮力 B. 利用地球的引力 C. 利用反冲力 10. 为了保护太空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将太空垃圾带回地球处理 B. 让太空垃圾在太空中自然分解 C. 随意丢弃太空垃圾 四、科学探究(共 20 分) 1. 某科学小组想探究“不同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12 分) 在三个相同的塑料水槽中,分别铺上相同厚度、相同质量的土壤。 在第一个水槽的土壤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