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4477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日期:2025-04-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849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中考,语文
  • cover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撒一捺绣风华。 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己经深深【甲】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 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 努力【乙】的宝藏。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y含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 响力的应有之义。 学界一般认为,战国后期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先秦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古 文字”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肇始【丁】中华民族dian基的关键时期。几千年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辅 相成,协同发展,互相成就。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 字的持续和稳定。 (1)给文段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涤 ②载 ③dian ④yin (2)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嵌入 【乙】开发 B.【甲】融入 【乙】开发 C.【甲】嵌入 【乙】研发 D.【甲】融入 【乙】研发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划线句中,“记载”“保存”“传承”三个词语的顺序正确。 B从结构上说,“重要载体”是偏正短语,“记录语言”是动宾短语。 C.【丙】处的关联词语应当是“尽管”。 D.【丁】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 2.(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字、谥号、籍贯、官职、做官地、书房名等称呼一个人,如《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文忠” 是谥号:杜工部是用官职称杜甫。 B.《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全诗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 节奏自由。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光撰写。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时史事。 D.戏剧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独幕刷和多幕剧两种。如《屈原》《天下第一楼》属于多幕剧。 3.(8分)古诗文默写。 叠词之美在音,读来珠落玉盘:更在意,品来状物鲜明、传情深刻。班级正在开展“古诗文中的叠词” 集句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分类 句子集锦 叠词慕状 (1)“香远益清 ”状莲挺拔 之姿。(周敦颐《爱莲说》) (2)“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者,酿泉也”描泉水流动之韵。(欧阳修《醉 翁亭记》) (3)“俄顷风定云墨色, 绘天色昏暗之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4)诗人登临黄鹤楼,远跳长江,描绘出 晴空明丽、草木茂盛的美景: 。”(崔 颗《黄鹤楼》) 叠词传情 (5)“遥看是君家, ”是对战 争的无声控诉。(《十五从军征》) (6)“ 独怆然而涕下”是 对时空无垠的慨叹。(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满面尘灰烟火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