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物理中考复习 项目一 声、光、热 模块一 基础知识再夯实 任务一 声现象 聚焦中考 01 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3.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核心知识点 02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 波 的形式进行传播,真空不能 传声。 声速 不同的介质中,声速不同。 回声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知识点2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及声源到听者的距离 有关。 音色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与声源的材料与结构有关。 知识点3 声的利用 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指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 物理学中,噪声指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知识点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定义 噪声强度 物理学中,用分贝(填单位名称)来衡量噪声的强度。 控制噪声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考点攻坚 03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2023·濮阳)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 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 ”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 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答案:A。 【点拨与解答】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 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 故A正确 ; 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一般不同 , 可据音色区别不同艺术家的发出的声音 , 故B错误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歌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故C错误 ; 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故 D错误 。故选A。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例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男孩在“变声期”时,主要变的是说话的音色。 【点拨与解答】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变声期”的男孩声音变低沉,主要变的是音调。 答案:A。 考点3 声的利用 【例3】(2023·丽水)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答案:D。 【点拨与解答】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可以了解工件的质量问题,属于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用次声波预报海啸可以提前预知灾害的来临,做好应对准备,属于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引起污渍的共振,使其脱离眼镜,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例4】(2022·沈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教室周围植树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点拨与解答】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分别分析解答:植树和安装隔音板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4 噪声的控制 答案:C。 靶向突破 04 ●通关必练 1.(2023·广州)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