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阶段特征 内迁各族人民与汉族人错居杂处,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加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 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大批北方人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科技文化有显著进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思想文化 东晋时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往来贸易;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的交往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有商品贸易交往。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思想文化 中外关系 时空观念 单元时空 单元线索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隋朝 民族迁徙 政治改革 游牧民族内迁 北方人口南迁 与汉族杂居,逐渐交融 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宋 齐 梁 陈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东汉末年 之战 之战 灭蜀 263年 西晋建立 (三要素) 统一全国 (时间) 十六国 ( ) 一度统一北方 东晋 (三要素) 317-420年 之战 383年 东魏 西魏 陈 北朝 439-581年 南朝 420-589年 统一589年 南北对峙 官渡 赤壁 魏 蜀 吴 魏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280年 前秦 淝水 317年·建康司马睿 北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隋朝 政权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魏 蜀 吴 考点1、2.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曹丕 刘备 孙权 220年 221年 229年 成都 洛阳 建业 220年,东汉灭亡 (曹操是东汉末年人) 229年,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 孙权曾派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 门阀士族政治模式 “王与马,共天下” 都定都建康(今南京) 政治特征: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方以汉族政权为主 【总结提升】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相关成语 巨鹿 之战 公元 前207年 秦军VS项羽 项羽胜 秦军主力被消灭 破釜沉舟 官渡 之战 200年 曹操VS袁绍 曹操胜 为曹操统一北方 打下基础 倒屣相迎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胜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淝水 之战 383年 前秦VS东晋 东晋胜 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入混乱局面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东山再起 【总结提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流动(现象与影响)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至中原地区 中原汉族南迁至江南地区 东汉、魏 、晋时期 西晋末年 (受八王之乱影响) 黄 河 长 江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促进了民族交融 地位: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基础梳理 请观察《南朝政权一览表》,思考南朝政权都有何共同点? 朝代 称帝前曾任官职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宋 平北将军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齐 骠骑大将军 萧道成 479—502年 建康 梁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萧衍 502—557年 建康 陈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陈霸先 557—589年 建康 ①武将篡权,建立新朝 ③定都建康,偏安南方 ②时间较短,更迭频繁 南朝: 基础梳理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南宋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观察图片,思考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经济格局有什么影响? 此时经济中心仍在北方 2.江南开发 (材料一)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技术的进步; (材料二)符合国情的改革; (材料三)劳动力的增加。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