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讲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前期)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2025年初三一轮复习 2022年版课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3.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4.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概述 中外纵横 考点梳理 系统构建 时空观念 素养提升 中考演练 单元概述 中外纵横 考点梳理 系统构建 时空观念 素养提升 中考演练 两次鸦片战争 在西方侵略的刺激下进行,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单元概述 中外纵横 考点梳理 系统构建 时空观念 素养提升 中考演练 项目 中国 世界 阶段 特征 (1)政治: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①洋务运动开启了经济近代化并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先后出现 。 (1)政治: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革命或改革,使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得到巩固与扩展,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②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经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中外 串联 (1)明治维新增强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实力,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从而引发了中国的戊戌变法。 (2)受西方民主、自由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学习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效仿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与“三权分立”的原则 单元概述 中外纵横 考点梳理 系统构建 时空观念 素养提升 中考演练 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学技术)[八上P20-21]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 (1)国内: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清王朝内外交困;②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洋务派)认识到西方的先进。 (2)国际: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展, 第二次 工业革命兴起 根本目的 富国强兵, 维护 清政府的统治(违背时代潮流) 代表人物 中央有恭亲王奕?;地方有 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即器物)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基础的封建统治是主体、根本;西方技术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功用、手段。 “外须和戎,内需变法”(p20李鸿章人物扫描) 经济 前期: 创办 近代 军事 工业 (1)时间、口号:19世纪60年代起,“自强”。 (2)主要成果: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最早的近代兵工厂); ②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于上海,是最大的近代军事 工业);③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远东当时第一大船厂)。 (3)特点:官办性质,官僚衙门式管理,管理水平低;生产成本高, 效率低下,市场与效益意识差 后期: 创办 近代 民用 工业 (1)时间、口号:19世纪70年代起,“求富”。 (2)主要成果:①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于上海,是近代第一个 轮船公司);②开平煤矿(李鸿章);③汉阳铁厂(张之洞创办,是亚 洲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④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 (3)特点:由官府控制,吸引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