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5013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共25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8448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政治,ppt,25张,必修,高中,民族
  • cover
(课件网)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_____。 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_____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_____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_____ 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_____ 课前提问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核心要点 素养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 2.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内容及其优越性。(重点+难点) 3.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重点+难点) 1.政治认同:坚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2.科学精神: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3.法治意识:依法维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 4.公共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科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宪法》 1.说说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我国民族格局呈现出怎样的重要特点? 2.我国各民族的贡献?我们应该如何做? 3.基于这一特色国情,我国行政区域设置有何独特之处? 要求:快速浏览课本并标注在课本上,时间2分钟。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1)民族格局特点:多元一体。 (2)表现: ①多元: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②一体: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3)贡献: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4)要求: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行使高度自治权 无自治权 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注意: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 主权 专家点评: 法律意义上的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对外的独立性和对内的最高性。 在国际交往中,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 议一议: 你认为藏族人民能真正站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一根本性变化助力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西藏各方面的发展成就侧面反映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怎样的方针?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基本方针 含义 原因或意义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原因: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特殊的扶持和照顾是实现平等的必然要求。 共同繁荣≠同步繁荣、同等繁荣、同时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也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繁荣。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政治 基础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