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65655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共20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30559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学年
,
法律
,
必修
,
选择性
,
统编
,
政治
(
课件网
)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无救济则无权利。”这句古老的法律谚语表明,假如法律不能为权利提供保护,无法对侵权人追究法律责任,那么,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将只停留在纸面上。法律应当针对侵权行为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也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不逾越权利的边界,更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导言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框架 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民事权利有限制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第二框 第一节 民事权利有限制 ·民事权利有限制·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1、民事权利 (1)含义: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注意: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 (2)行使权利的要求: ①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注意:①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必须坚持民法典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与公序良俗、绿色原则。②在依法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②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注意: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探究与分享● 案例1: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以云某恶意差评,侵犯该店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分析: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1)依据民法典规定,消费者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可以如实进行批评、评论,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2)云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本案中,云某作为消费者,基于客观事实对购买的商品作出评价、没有任何侮辱、诽谤的行为,主观上没有诋毁卖家的商业信誉的故意,因此,云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 ·民事权利有限制·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2、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民事权利有限制·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2、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2)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 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在著作权上表现明显,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作品的合理使用(主要是非营利性行为)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作品。 为报道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民事权利有限制·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2、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四川专版(含解析)(2025-03-31)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江西专版(含解析)(2025-03-31)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江苏专版(含解析)(2025-03-31)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陕晋青宁专版(含解析)(2025-03-31)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山东专版(含解析)(2025-03-3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