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5855

题型03地表形态的变化(答题模版)(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7302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题,地理,高考,-2025年,教师,题型
    03 地表形态的塑造 年份 卷名及题号 考查情境 命题特点 2023 全国甲卷37 风蚀粗化 以地表形态变化过程为中心要素的非选择题,一般立足于较大尺度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演 化过程,既有长时间尺度的宏观演变,包含着较小时间尺度的地理事物的演化。通常以某一区域地表形态(如河道变化、沉积物变化及冰川变化)的变化为背景,结合区域图、示意图、地质剖考查。面图、地貌景观图、坐标图等载体进行考 福建卷19 沉积物中常含有古生物化石 湖南卷20 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低潮线附近富集 湖北卷18 四川绵茂公路 山东卷18 西南山区茶马古道 2022 山东卷18 澳大利亚分水岭 福建卷18 珊瑚藻化石 全国乙卷37 北美冰盖消融、墨西哥湾地面沉降 海南卷16 雷州半岛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 河北卷16 冰斗和U型谷是典型的冰蚀地貌 2021 山东卷18 混合型泥石流 辽宁卷18 某河流上游链条状沙丘 湖南卷19 关洲河段河道变迁 模板01 内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模板02 流水地貌形成过程 模板03 风沙活动与风力地貌 模板04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特点 模板05 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 模板06 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地貌 第一步:分析岩石类型(外力作用沉积或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 第二步: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使地表崎岖不平) 第三步: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等作用,削高填低) (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第(1)小问 尝试解答: 第(2)小问 尝试解答: 第(3)小问 尝试解答: 第(4)小问 尝试解答: (1)海平面上升,陆面上升;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若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2)甲站纬度高,位于北美冰盖消融区,冰盖消融后岩层形变缓慢恢复,陆面持续上升;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美洲板块一侧,板块挤压,陆面抬升。 (3)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开采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引起陆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水利设施拦截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河口泥沙淤积,(在海水运动侵蚀下)三角洲平原萎缩。这些影响方式共同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4)海岸线变化方向不同,甲站区域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乙站区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甲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大,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站区域为三角洲海岸(沉积海岸),坡度小,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 1.(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宏图盆地位于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晚第四纪期间形成了统一的古大湖水系,随着气候变化,湖水退去,留下沙地和盐结壳。盆地海拔低于750米处发育多座黏土沙丘,由黏土、砂粒和粉粒组成,单体规模较小。黏土沙丘中的黏土和含盐物质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吸水时软化恢复塑性(塑性指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固体物质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受气候干湿交替影响,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