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6001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详解)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25489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章,详解,上册,八年级,物理,人教
  • cover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B.刚出冷库的冻肉表面有白色颗粒 C.秋天的下半夜,草尖上会出现露珠 D.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 2.太阳照在地球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当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温度降低时产生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产生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小水滴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滴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B.小水滴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C.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D.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3.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金 铜 铁 铝 熔点/℃ -38.8 -117 1064 1083 1535 660 沸点/℃ 357 78 2807 2567 2750 2327 A.用来熔化铁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 B.铜在1038℃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当金、铜混合液体的温度逐渐降低时,首先变为固态的是铜 D.南极内陆的冬季气温一般为-40℃到-70℃,测量这样的气温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 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来降低体温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热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D.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二、多选题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用冰块给运输中的食物降温,这是应用了冰块熔化吸热 B.冬天,堆在墙角的雪没有熔化也变少了,这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C.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产生“白气”,这种“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6.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 C.时刻物体是固态的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三、填空题 7.如图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读数是 ℃。 8.天气热了,张扬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她感到凉快的原因 。 9.(1)在图1中,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 ; (2)如图2所示,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 (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3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10.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则木块的长度是 cm;图乙停表的读数是 s;图丙体温计的示数是 ℃。 11.在探究固体熔化特点实验中,我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给萘加热,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绘制出温度和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当地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萘的熔点是80.5℃,标准大气压下萘的沸点是218℃,请问BC段的温度是 ℃,DE段的温度是 ℃。 12.寒冷的冬季,浑河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当外界气温为﹣20℃时,冰面的温度是 ℃,而冰面下与河水交界处的温度为 ℃。这时,在冰面上撒一些盐,会使部分冰熔化。这说明了盐可以 (选填“升高”或“降低”)熔点。 13.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14.2022年2月7日,合肥普降大雪,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以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和公路养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