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核素 历史情境———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历史 道尔顿模型(1803年): 实心模型 坚实的、不可再分实心球 汤姆孙原子模型(1904年): 葡萄干模型 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模型 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原子轨道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任务一 原子结构 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按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给元素编号,得到的序号叫原子序数。 (带正电荷) (不带电) (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1. 原子的构成 任务一 原子结构 【资料卡片】参考数据: ①1个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 kg ②1个质子的质量:1.6726231 × 10-27 kg ③1个中子的质量:1.6749286 ×10-27 kg 2.质量数 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常用A 表示。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问题:原子的质量数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什么关系?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相对原子质量 任务一 原子结构 3. 原子的表示方法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 质子数 所含X原子数 所带正、负电荷 化合价 Na 2311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11 12 11 23 O2- 188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8 10 10 18 O22- 168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16 16 18 32 任务一 原子结构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名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中子数 氢1(氕 piē) 1 1 0 氢2(氘 dāo ) 1 1 1 氢3(氚 chuān) 1 1 2 观察:表格中同一类型的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思考:它们是同一种元素吗?为什么?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核素 元素 4. 核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任务一 原子结构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相对原子质量 5.同位素的应用 235U:做核燃料 2H、3H:制氢弹 18O:示踪原子 14C:考古断代、医学上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诊断、治疗癌症和肿瘤等。 任务一 原子结构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本质 范畴 特性 决定因素 举例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的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同类原子 原子 原子 单质 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元素相同 性质不同 质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组成元素、结构 H、C、O三种元素 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 1H 1 1H 2 1H 3 三种核素 1H 1 1H 2 1H 3 互称同位素 课堂练习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相对原子质量 现有下列基本粒子:1H、2H、3H、1H+、234U、235U、238U、40K、40Ca、Cl2、14N、14C。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分属____种元素,属于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