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6259

4.1.2元素周期表(共22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34116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1.2,元素,周期,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种类繁多,怎么归类处理能方便我们学习研究它们呢? 任务一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1789 年,拉瓦锡曾运用分类比较法,撰写了世界第一部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就当时他所确认的33 种元素(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进行过分类研究,在这本书中他列出了世界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Tableau des Substances simples》。 简单中性物质:光、热、氧、氮、氢 简单的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基、氢氟酸基、硼酸基 简单的金属物质:锑、银、铋、铜、钴、锰、汞、金、铂、铅、锌、锡、铁、钼、镍、钨 简单的碱性物质:石灰、镁土、铝土、钡土、硅土 拉瓦锡的元素表 任务一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1829年,德国的德贝莱纳(1780—1849)首先发表了“三元素组”的假说。他发现,在许多元素中分别存在着一组特别相似的三种元素,把这样的三元素称为“三兄弟元素组”。当时由于发现的元素只有54个,德贝莱纳的分类仅限于局部元素的分组,没能把所有元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但他对元素进行归纳分类的工作,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 ①锂、钠、钾 ②钙、锶、钡 ③卤素组(氯、溴、碘) ④硫、硒、碲 ⑤锰、铬、铁 Li Na K Cl Br I S Se Te Ca Sr Ba Mn Cr Fe 三元素组 德贝莱纳的三元素组 任务一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1865 年,纽兰兹对元素的分类进行了另一番研究。他把元素按原子量大小顺序排列后,发现“从任何一个元素起,每隔8个元素就与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似”。这类似于八度音程,纽兰兹称其为“八音律”。 纽兰兹的八音律 任务一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1869 年2月,门捷列夫发表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律图表,初步实现了元素的系统化和科学分类。该表包括了当时已发现的63 种元素,并大胆预言了3 种未知元素的存在,指出按照原子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任务一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 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表的形式变得更加完美 元素的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演变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任务一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现代的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任务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思考:每一横行、每一纵行各元素原子结构上的相同点是什么?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He H 同行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同列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周期 族 任务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第七周期 2 8 8 18 18 32 32 短周期 长周期 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任务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副族(B)8个:仅由长周期组成,第VIII族无A、B。 主族(A) 7个:由长、短周期共同组成。 IIIA ~ VIIA IIIB ~ VIIB 第VIII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IB IIB IA IIA 0族 0族:稀有气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主族 副族 0族 短周期 长周期 族别名 碱金属 碱土金属 硼族 碳族 氮族 氧族 卤族 稀有气体 过渡元素 2种 8种 8种 18种 18种 32种 32种 镧系 锕系 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任务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横行,7周期,3短4长。18纵行,16族,7主8副和一个0族 短 长 2 8 8 18 18 32 短周期和长周期 7 8 8、9、10 18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