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6274

专项08 诗歌鉴赏(附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专项训练(全国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6288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项,八年级,全国,训练,测试,期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08 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 B.两首诗的风格不同,前者豪放豁达,后者悲伤愁苦。 C.刘长卿在《饯别王十一南游》中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意。 D.“风烟望五津”中,一“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 2.【甲】【乙】两首诗歌都是送别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请赏析颔联“撼”字的表达效果。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使诗歌开篇境界开阔。 B.颔联中“宦游人”的意思是出外做官的人。 C.尾联点明“送”的主旨。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时难舍难分,纷纷留下不舍的泪水。 D.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5.请解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首联的景象。 (2)诗的颈联是千古诗句,请结合诗句内容对此联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洞庭湖 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①竟安在,轩乐②讵③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注释】①虞巡:舜帝南巡,相传舜曾经巡游至此。②轩乐:轩指黄帝,相传黄帝曾经来洞庭湖行乐。③讵:难道。 7.赏析“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句中“驾浪”“吞空”两词。 8.本诗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都暗含了诗人对仕途的态度,遭遇贬谪的元稹以“(1) ”(引用诗句作答,限五字)喻指官场的险恶,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则表达孟浩然(2) 的愿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时令和环境:写梅子成熟时节,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B.后两句意为从漫长夏日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只是看着儿童追逐柳絮。 C.诗人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意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D.“无情思”意为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写出了诗人孤苦无依的状态。 10.诗中的“闲”字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峡口①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