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目前,一些公交车、私家车是用压缩天然气做燃料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B.使用压缩天然气做燃料,不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 C.在铁制的汽车车体表面喷漆,可以达到防锈的目的 D.该汽车行驶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2.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渣中没有Cu。滤液中一定含有AgNO3 B.若滤渣中有Cu,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C.若滤渣中没有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和Cu(NO3)2 D.若滤渣中有Fe,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和Fe(NO3)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仍具有金属特性 B.合金中最少有一种金属 C.合金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成的 D.合金是纯净物 4.对生活中的如图金属的应用判断错误的是 A.水龙头表面镀铝 B.用钨丝做灯丝 C.用不锈钢做菜刀 D.用铁丝做高压线电缆 5.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铁和铜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二氧化锰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蒸馏水和白醋 6.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燃烧的条件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的因素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分别是 A.石灰石和稀盐酸 B.硝酸铵和水 C.银和稀盐酸 D.氯化钠和水 二、实验题 8.同学们在实验室完成了下列实验,以此来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实验方法:按图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先向试管中加入 (填“金属”或“溶液”)。 (2)实验原理: (任写一个,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a中铝片上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b中 。 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铝>铜>银。 (4)问题与交流:铝片、铜丝的形状不同,是否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请说明理由: 。 三、科学探究题 9.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 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 ,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 (5)据图,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分析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 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 ,解决方法是 。 【反思与评价】 (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